顶部
收藏

创新方法学


作者:
刘燕华 李孟刚
定价:
30.20元
ISBN:
978-7-04-033441-8
版面字数:
3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96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1-08-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管理
二级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级分类:
管理科学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一种新的道路,归纳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纲要”里既有重大专项,也有优先领域。这说明中国的创新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创新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所讲授的创新方法是为创新铺路架桥的一些基本功。

本书不仅探讨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重点介绍了国际上两大重要的创新理论:TRIZ理论和六西格玛理论。前者主要是对创新规律与技巧的归纳与总结,后者则侧重于创新过程的把握与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很值得现代企业或组织借鉴、学习。

本书由刘燕华和李孟刚主编,参编者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的在站博士后。

  • 第一章 引言:创新方法与自主创新
    • 第一节 创新方法的内涵
    • 第二节 创新方法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创新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创新提问能力的培养
    • 第一节 怎样学会思考———提出问题的必要性
      • 一、案例分析
      • 二、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怎样提问———提出问题的思维方式
      • 一、案例分析
      • 二、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如何提出问题———构建问题的方法
      • 一、构建问题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二、构建问题的途径
    • 第四节 如何提出好问题———创造性提出问题的能力
      • 一、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 二、创新思维的作用
      •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 第五节 如何培养提问能力———综合提问能力的培养
      •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 二、问题提出过程的训练
      • 三、综合能力的培养
    • 第六节 结束语———人生之问
      • 一、解决困难之问
      • 二、能力之问
      • 三、品味人生之问
  • 第三章 TRIZ理论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学好TRIZ理论的几点基础
      • 二、TRIZ理论与中国谋略
      • 三、TRIZ理论沿革
      • 四、TRIZ理论核心思想
      • 五、TRIZ理论基本内容
      • 六、TRIZ理论基本哲理
    • 第二节 TRIZ理论与实践———资源分析与功能分析
      • 一、资源分析法
      • 二、功能分析法
    • 第三节 TRIZ理论与实践———矛盾分析
      • 一、解决创新性问题的命门:寻求规律、抓住矛盾
      • 二、矛盾分析在TRIZ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三、TRIZ理论阐释了辨别矛盾的上佳途径
      • 四、TRIZ理论对矛盾的分类
      • 五、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的关系
      • 六、阿利赫舒提出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40个创新发明原理
      • 七、矛盾矩阵及其应用
      • 八、小结
    • 第四节 TRIZ理论与实践———物场分析与标准解
      • 一、物场分析
      • 二、物场模型的种类
      • 三、标准解法的由来
      • 四、标准解法系统
      • 五、物场分析与标准解
      • 六、物场标准解法的使用步骤
      • 七、小结
  • 第四章 六西格玛理论
    • 第一节 六西格玛导论
      • 一、六西格玛的起源与发展
      • 二、六西格玛的基本知识
      • 三、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机构
      • 四、推进六西格玛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战略意义
    • 第二节 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概论
      • 一、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 二、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统计学基础
      • 三、管理模式:改进方法———DMAIC
      • 四、总结与展望
    • 第三节 六西格玛项目实施
      • 一、六西格玛项目选择
      • 二、六西格玛路径图
      • 三、连接六西格玛路径图的通梯
      • 四、六西格玛实施
  • 第五章 创新管理与管理创新
    • 第一节 从研发管理到创新管理
    • 第二节 创新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环境和条件
  • 附录:创新案例
    • 案例一:CRIMS自习室资源低碳数字化管理系统
    • 案例二:对于建立城市代步自行车系统的探究
    • 案例三:电动汽车的公路随动式无线供电技术
    • 案例四:高速公路智能节能照明系统
    • 案例五:教室灯具智能控制的节能效益分析
    • 案例六:气悬浮列车的创新设计及空气动力学研究
    • 案例七:节能电梯
    • 案例八:针对汽车行驶速度添加DTBP助燃剂以提升高辛烷值汽油燃烧效率的设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