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反思与重构:西方传播理论的人学解读


作者:
李欣人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04-032210-1
版面字数:
3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08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2-01-16
物料号:
32210-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文学
三级分类:
新闻传播学

本书立足于当代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环境,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作为现代性反思的主要理论依据,对西方传播理论的基本脉络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在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研究取向差异的比较中,反思经验学派的研究局限,吸取和提炼批判理论的有益元素,力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构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的新型传播范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来丰富和深化传播理论,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潮的整体背景下,展现了数字时代传播理论总的发展态势。该书主要面向新闻传播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并为高校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第一章 科学与价值:传播学学科特性的反思
    • 第一节 学科定位与理性维度
    • 第二节 学科特性与理想要求
    • 第三节 人学定位与视角转换
    • 小结
  • 第二章 集权与蒙昧:古代社会的传播关系
    • 第一节 主客混沌与传受不分
    • 第二节 集权主义思想溯源
    • 第三节 集权主义思想流变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自由:传播关系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主体意识与传受分离
    • 第二节 启蒙理性与自由主义
    • 第三节 思想基础与人学前提
    • 小结
  • 第四章 实证与管理:经验学派的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性与启蒙思想的对抗
    • 第二节 实证主义与经验研究
    • 第三节 实用主义与经验研究
    • 第四节 从意见自由到意见塑造
    • 小结
  • 第五章 主体与受众:经验学派的内部调整
    • 第一节 大众社会与受众研究
    • 第二节 传播关系的重心迁移
    • 小结
  • 第六章 批判与困扰:批判学派的早期研究
    • 第一节 传播关系与工具理性
    • 第二节 文化工业与公共领域
    • 小结
  • 第七章 超越与重建:批判学派的后期转向
    • 第一节 公共性的超越与扬弃
    • 第二节 交往行动的理论内涵
    • 第三节 传播关系与交往理性
    • 小结
  • 第八章 愿景与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
    •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
    • 第二节 精神交往与人的发展
    • 第三节 交往理论与传播学重构
    • 小结
  • 第九章 互动与变革:数字时代的传播关系
    • 第一节 媒介演进历程的反思
    • 第二节 传播虚拟化的反思
    • 第三节 网络时代传播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互动时代的传媒变革
    • 小结
  • 第十章 转型与未来:数字时代的传播范式
    • 第一节 传统理论的尴尬与转型
    • 第二节 媒介素养的人学解读
    • 第三节 传播学本土化的反思
    • 小结
  • 参考论著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