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是一本系统介绍犯罪学基本理论的学术专著。不同于以往犯罪学研究的导论与策论,《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不仅全面梳理与系统整合了国 内外犯罪学基本理论的既有知识体系,而且以较翔实的犯罪学资料与文献为基础,对我国的犯罪学基本理论体系进行了合理的完善。一方面,《犯罪学基本理论研 究》密切关注中国转型社会的犯罪情势,结合转型社会的犯罪规律与嬗变趋势,体察各种类型犯罪的实际状况,把握各种犯罪人、潜在犯罪人、被害人、潜在被害人 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犯罪治理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对我国以往的各种犯罪治理活动进行反思和检讨,尤其是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历程 中,我国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方式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嬗变,由此犯罪治理活动也必然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改良。
《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可以用于法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犯罪学教学,也可以作为犯罪学学术研究的参考书,还可以提供给从事犯罪治理实践活动的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学习与应用。
- 前辅文
- 第一编 犯罪学概论
- 第一章 犯罪学的含义、学科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
- 第二节 犯罪学的学科价值
- 第三节 犯罪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 第四节 犯罪学在刑事科学中的地位
- 第二章 犯罪学的中心范畴
- 第一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
- 第二节 犯罪学中的被害
- 第三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原因
- 第四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治理
- 第三章 犯罪学的体系结构
- 第一节 犯罪学体系结构概览
- 第二节 犯罪学体系结构的构建基点
- 第三节 犯罪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实证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方法
- 第五章 犯罪学的理论演进
- 第一节 传统西方犯罪学研究概览
- 第二节 现代西方犯罪学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犯罪学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我国犯罪学研究简述
- 第二编 犯罪现象论
- 第一章 犯罪现象概述
-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概念与内容
-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特征
-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研究价值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犯罪现象状况
- 第二章 犯罪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犯罪分类概述
-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分类
- 第三节 犯罪人的分类
- 第三章 犯罪现象的描述
-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测量
- 第二节 犯罪数量和犯罪率
-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结构
- 第四节 犯罪现象的动态
- 第五节 犯罪现象的危害
- 第六节 犯罪现象的区域性和时间性
- 第四章 犯罪现象的预测
- 第一节 犯罪预测概说
- 第二节 犯罪预测的种类
- 第三节 犯罪预测的要求
- 第三编 被害论
- 第一章 被害人学研究
- 第一节 被害人学的兴起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被害人学的价值
- 第三节 被害人学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被害人与被害研究
- 第一节 被害人的概念、被害性与类型
- 第二节 被害现象的基本问题
- 第三节 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章 潜在被害人研究
- 第一节 潜在被害人的概念与特征
- 第二节 潜在被害人的研究意义和保护范围
- 第四编 犯罪原因论
- 第一章 犯罪原因论概说
- 第一节 犯罪原因与犯罪原因论
- 第二节 犯罪原因论的两种认识途径
- 第三节 犯罪原因一体论
- 第二章 犯罪的一般社会原因
-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存在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失衡
-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的放松
- 第四节 社会控制的薄弱
- 第五节 犯罪打击的不力
- 第三章 犯罪的个体原因
- 第一节 个体原因与犯罪
- 第二节 个体的不良心理
- 第三节 气质与性格中的消极因素
- 第四节 精神障碍的负面影响
- 第五节 年龄与性别上的差异对犯罪的影响
- 第五编 犯罪治理论
- 第一章 犯罪治理概述
- 第一节 犯罪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 第二节 犯罪治理的理论概览
- 第三节 我国犯罪治理的基本方略
- 第二章 犯罪的刑事治理
- 第一节 刑事治理概述
- 第二节 “严打”:刑事治理的特殊形式
- 第三节 刑事治理的完善
- 第三章 犯罪的社会治理
- 第四章 犯罪的分类治理
- 第一节 犯罪主体层面的分类治理
- 第二节 犯罪发生领域的分类治理
- 第三节 犯罪手段层面的分类治理
- 第五章 犯罪的特殊治理
- 第一节 特殊治理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特殊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三节 特殊治理的基本途径
- 第六章 犯罪的被害治理
- 第一节 被害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被害治理的对象界定
- 第三节 被害治理的途径探寻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