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周尚意
定价:
39.20元
ISBN:
978-7-04-027483-7
版面字数:
5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2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0-03-03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地理科学类
二级分类:
地理科学类核心课
三级分类:
人文地理学及实习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也需要以野外工作支撑其科学探索。野外不单是数据资料收集的场所,更是地理学家发现科学问题的空间。中外人文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教育工作者均强调野外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对象有很大区别,因此本书从野外工作的方法论、野外工作的前期准备、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野外数据收集方法、野外实习资料的后期整理五部分介绍了人文地理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本书最后一章以案例研究的形式,介绍了野外方法在不同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本书既是地理学专业学生学习野外工作方法的必备书,也是其他与人文地理学相关领域的学者了解地理学野外工作特征的入门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野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一、人文地理学野外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人文地理学野外工作的意义
      • 思考题
    • 第二节 大学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设置
      • 一、与其他地理学分支野外实习的相互关系
      • 二、野外实习时间安排
      • 三、野外实习课程及实习环节
      • 四、野外实习成果及评价
      • 思考题
  •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野外工作的方法论
    • 第一节 经验主义的方法论
      •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概述
      • 二、经验主义人文地理学
      • 三、经验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案例
      • 思考题
    • 第二节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 一、实证主义的发展
      • 二、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
      • 三、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案例
      • 思考题
    • 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发展
      • 二、结构主义地理学
      • 三、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案例
      • 思考题
    • 第四节 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 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
      • 二、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特征
      • 三、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案例
      • 思考题
  • 第三章 野外工作的前期准备
    • 第一节 调查问题的确定
      • 一、不得不调查的问题
      • 二、调查问题意识的形成
      • 三、调查问题的设定方法
      • 思考题
    • 第二节 室内的资料准备
      • 一、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 二、已有统计数据的分析
      • 三、其他相关资料的准备
      • 思考题
    • 第三节 调查计划的制订
      • 一、调查任务
      • 二、调查范围
      • 三、时间维度
      • 四、数据类型
      • 五、实施方案
      • 思考题
    • 第四节 野外实习线路设计
      • 一、野外实习线路类型
      • 二、野外实习线路设计原则及步骤
      • 三、野外实习线路设计案例
      • 思考题
    • 第五节 野外装备
      • 一、野外一般性装备
      • 二、野外测距设备应用举例
      • 三、GPS卫星接收机分类及野外应用举例
      • 思考题
  • 第四章 野外数据收集方法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方法
      • 一、问卷的分类与设计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三、问卷实施的抽样方法
      • 四、问卷调查样例
      • 思考题
    • 第二节 访谈法
      • 一、访谈的类型
      • 二、访谈的实施步骤
      • 三、访谈资料的使用
      • 四、访谈法使用样例
      • 思考题
    • 第三节 景观观察记录法
      • 一、人文景观的观察记录法
      • 二、野外景观观察记录步骤
      • 三、野外景观观察记录实例
      • 思考题
  • 第五章 野外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 第一节 野外工作笔记
      • 一、野外工作笔记类型和记录原则
      • 二、野外工作笔记的基本要素
      • 三、野外工作笔记样例
      • 思考题
    • 第二节 野外摄影和录像
      • 一、野外摄影和录像对象的选择
      • 二、野外摄影和录像的优点
      • 三、野外录像案例
      • 思考题
    • 第三节 野外速写、素描与草图
      • 一、野外速写、素描与常规速写、素描的区别
      • 二、野外素描与风景素描的区别
      • 三、野外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异同
      • 四、野外速写和素描相对于其他图像信息记录手段的优点
      • 五、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野外素描的区别
      • 思考题
    • 第四节 野外录音
      • 一、录音概述
      • 二、录音设备及其使用
      • 三、录音的“翻译”及技术
      • 四、录音档案整理
      • 思考题
    • 第五节 野外实物收集
      • 一、野外实物收集的意义
      • 二、野外实物收集步骤及注意事项
      • 思考题
  • 第六章 野外实习资料的后期整理
    •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一、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 二、建立空间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
      • 四、属性数据的采集
      • 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 六、空间数据库建立实例
      • 思考题
    • 第二节 经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一、统计分析概述
      • 二、统计整理
      • 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 四、相关分析
      • 五、回归分析
      • 思考题
    • 第三节 空间特征和空间过程的地图表达
      • 一、空间特征的地图表达
      • 二、空间过程的地图表达
      • 思考题
    • 第四节 数学模型的建立
      • 一、一般的模型建立方法
      • 二、主成分分析
      • 三、聚类分析
      • 四、层次分析法
      • 五、线性规划方法
      • 思考题
  • 第七章 野外实习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典型地区选择及区域特征野外调查———西安临潼—渭河典型地区调查
      • 一、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典型地区选择
      • 二、综合自然地理野外描述纲要和考察要点
      • 三、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及社会经济调查
      • 四、典型地区野外调查报告提纲
      • 思考题
    • 第二节 文化地理学实习案例———苏州东山成年居民普通话能力与行为空间活力的关系调查
      • 一、语言空间性、地域性的研究
      • 二、行为空间与普通话能力的相关分析
      • 三、实证分析结论
      • 思考题
    • 第三节 聚落地理学实习案例———唐山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结构主义分析
      • 一、乡村公共空间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二、作为表层结构的乡村公共空间特征
      • 三、乡村公共空间活动的深层结构
      • 四、结论与讨论
      • 思考题
    • 第四节 区域文化地理实习案例———文化感知与徽州文化核心区的野外判定方法
      • 一、文化感知在综合文化区研究中的可能价值
      • 二、徽州文化感知调研的总体情况与结果分析
      • 三、徽州文化感知调研成果对确定徽州文化区判定标准的意义
      • 四、结论与讨论
      • 思考题
    • 第五节 经济地理学实习案例———北京老城商业空间演替过程研究
      • 一、老城商业空间变化的研究意义
      • 二、交通要素诱导的商业等级空间模型变化
      • 三、柔性专门化、高档专门化与商业空间演替
      • 四、结论与讨论
      • 思考题
    • 第六节 旅游地理学实习案例———苏州城市一日游线路设计
      • 一、行为地理学与旅游者空间行为效率
      • 二、城市线路设计中的旅游者行为倾向
      • 三、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理念及方向
      • 思考题
    • 第七节 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实习中的应用案例———ArcView网络分析在拙政园景区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
      • 一、本案例与GIS专业实习的区别
      • 二、需要GIS解决的人文地理学网络分析问题
      • 三、GIS分析的过程
      • 四、实习目的实现程度
      • 思考题
    • 第八节 遥感技术与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结合的案例———苏州东山土地利用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
      • 一、遥感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二、利用遥感提取调查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关背景信息
      • 三、遥感影像判读的土地利用信息与野外调查的结合
      • 四、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 五、结论与讨论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编后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