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


作者:
姚文娟 叶志明
定价:
40.00元
ISBN:
978-7-04-026478-4
版面字数:
65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09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9-07-1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土建水利类
二级分类:
土木工程专业课
三级分类:
房屋建筑学

本书是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而编写。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同时注重建筑及结构的相互配合。为帮助读者融会贯通,采用贯穿全书的案例,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和随后的相应案例交相呼应。全书共分为13章,分别为概论、建筑单一空间设计、建筑平面空间组合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渗透配合、变形缝、荷载、楼板层与地坪面设计、屋顶设计、围护结构及小构件设计、楼梯设计、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及内力计算和案例结构计算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及建筑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籍。

  • 第1章 概论
    • 1.1 建筑的分类等级和建筑三要素
      • 1.1.1 建筑物的分类
      • 1.1.2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 1.1.3 建筑构成的要素
    • 1.2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
      • 1.2.1 建筑设计的要求
      • 1.2.2 建筑设计的内容
      • 1.2.3 结构设计的要求
      • 1.2.4 结构设计的内容
    • 1.3 建筑模数与房屋的组成
      • 1.3.1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 1.3.2 房屋的组成
    • 1.4 案例 工程概况
      • 1.4.1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工程概况
      • 1.4.2 闸北区永和南块(上海新中高级中学)高标准寄宿制中学设计任务书
  • 第2章 建筑单一空间设计
    • 2.1 使用房间设计总体概述
      • 2.1.1 使用房间的面积
      • 2.1.2 房间的形状
      • 2.1.3 房间的尺度
      • 2.1.4 门窗的设置
    • 2.2 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 2.2.1 厕所、盥洗室设计
      • 2.2.2 厨房设计
    • 2.3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 2.3.1 设计要求
      • 2.3.2 走道(走廊)
      • 2.3.3 垂直交通
      • 2.3.4 交通枢纽
    • 2.4 房间的剖面设计
      • 2.4.1 房屋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
      • 2.4.2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 2.5 案例 典型房间的设计
  • 第3章 建筑平面空间组合设计
    • 3.1 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原则
      • 3.1.1 功能分区合理
      • 3.1.2 建筑平面空间布置紧凑
      • 3.1.3 结构布置经济合理
      • 3.1.4 设备管线集中
      • 3.1.5 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 3.2 建筑平面组合功能分区的分析思路
    • 3.3 建筑平面组合的类型及其特点
    • 3.4 建筑空间组合的处理方法
      • 3.4.1 建筑物层数的确定
      • 3.4.2 剖面组合方式
      • 3.4.3 建筑空间组合及利用
    • 3.5 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 3.5.1 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
      • 3.5.2 朝向
      • 3.5.3 间距
      • 3.5.4 基地的地形条件
    • 3.6 案例 平面组合及总平面设计
  • 第4章 建筑造型设计
    • 4.1 建筑造型艺术特征及设计要求
      • 4.1.1 建筑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 4.1.2 造型设计的内涵
      • 4.1.3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
    • 4.2 建筑构图规律要点
    • 4.3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方法
      • 4.3.1 建筑体型组合
      • 4.3.2 立面设计
    • 4.4 案例 造型设计
  • 第5章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渗透配合
    • 5.1 屋顶、楼盖结构体系
      • 5.1.1 薄腹梁
      • 5.1.2 桁架
      • 5.1.3 拱结构
      • 5.1.4 空间结构体系
    • 5.2 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 5.2.1 墙体承重的砖混结构
      • 5.2.2 框架结构体系
      • 5.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5.2.4 剪力墙结构体系
      • 5.2.5 框支剪力墙结构
      • 5.2.6 筒体结构
    • 5.3 各类结构体系对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1 墙体承重的砖混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2 框架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3 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4 剪力墙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5 框支剪力墙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3.6 筒体结构对平面空间组合的要求
    • 5.4 结构体系对建筑平、立面体型的要求
    • 5.5 结构体系与建筑技巧的配合
      • 5.5.1 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建筑平面布置)的配合
      • 5.5.2 结构与建筑的综合配合
      • 5.5.3 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的配合
      • 5.6 案例 建筑结构的选定、布置及其配合
  • 第6章 变形缝
    • 6.1 变形缝的作用和类型
    • 6.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 6.3 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 第7章 荷载
    • 7.1 概述
      • 7.1.1 荷载分类
      • 7.1.2 荷载的代表值
    • 7.2 恒荷载、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 7.2.1 恒荷载
      • 7.2.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 7.2.3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 7.2.4 屋面活荷载
      • 7.2.5 屋面积灰荷载
      • 7.2.6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 7.2.7 动力系数
    • 7.3 吊车荷载
    • 7.4 雪荷载
      • 7.4.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 7.4.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 7.5 地震荷载
      • 7.5.1 地面运动的特点
      • 7.5.2 一般规定
      • 7.5.3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 7.5.4 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 7.6 风荷载
      • 7.6.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 7.6.2 总风荷载和局部风荷载
    • 7.7 荷载组合
  • 第8章 楼板层与地坪面设计
    • 8.1 概述
      • 8.1.1 楼板层的作用及其设计要求
      • 8.1.2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
      • 8.1.3 楼板的类型
    • 8.2 地坪与地面构造
      • 8.2.1 地坪构造
      • 8.2.2 地面构造
    • 8.3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经济尺度及结构布置
      • 8.3.1 概述
      • 8.3.2 现浇楼盖的经济尺度和结构布置
    • 8.4 预制楼盖
      • 8.4.1 概述
      • 8.4.2 预制楼盖的结构布置
    • 8.5 现浇楼盖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 8.5.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 8.5.2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
  • 第9章 屋顶设计
    • 9.1 屋顶的类型及坡度
    • 9.2 平屋顶构造设计
      • 9.2.1 平屋顶的排水方式
      • 9.2.2 屋面坡度的形成
      • 9.2.3 屋面防水类型
    • 9.3 坡屋顶构造设计
      • 9.3.1 坡屋顶的形式、组成与排水
      • 9.3.2 坡屋顶的结构体系
  • 第10章 围护结构(墙体、门窗)及小构件设计
    • 10.1 墙体的类型
    • 10.2 墙体的设计要求及措施
    • 10.3 砖墙构造
      • 10.3.1 砖墙材料
      • 10.3.2 实体墙的组砌方式
      • 10.3.3 墙体的细部构造
    • 10.4 门窗设计
      • 10.4.1 概述
      • 10.4.2 门窗的种类
      • 10.4.3 木门窗的构造
      • 10.4.4 塑料门窗的构造
    • 10.5 雨篷、阳台等悬挑构件的结构设计
  • 第11章 楼梯设计
    • 11.1 概述
      • 11.1.1 楼梯的组成与要求
      • 11.1.2 楼梯的形式
    • 11.2 楼梯的结构形式及建筑构造
      • 11.2.1 结构形式及其布置
      • 11.2.2 预制装配式楼梯
    • 11.3 楼梯尺度的设计
      • 11.3.1 楼梯的坡度及踏步尺寸
      • 11.3.2 楼梯的净空高度
      • 11.3.3 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
      • 11.3.4 楼梯各部尺度的计算
      • 11.3.5 楼梯的建筑设计
      • 11.3.6 楼梯建筑设计举例
    • 11.4 楼梯结构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 11.4.1 现浇板式楼梯的计算
      • 11.4.2 折线形板式楼梯的设计
  • 第12章 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及内力计算
    • 12.1 概述
      • 12.1.1 框架杆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 12.1.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 12.1.3 框架结构的计算假定
      • 12.1.4 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
    • 1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及侧移计算
      • 12.2.1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近似计算
      • 12.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的近似计算
    • 12.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近似计算———分层法及弯矩分配法
    • 12.4 内力组合与构件设计
      • 12.4.1 内力组合
      • 12.4.2 构件设计
    • 12.5 节点设计
      • 12.5.1 节点的破坏特征
      • 12.5.2 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
      • 12.5.3 梁、柱钢筋的锚固及搭接
  • 第13章 案例结构计算设计
    • 13.1 结构计算依据(资料)
    • 13.2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估计
    • 13.3 荷载计算(竖向荷载)
    • 13.4 梁、柱线刚度计算
    • 13.5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侧移及内力计算
    • 13.6 楼板、次梁、连系梁设计计算
    • 1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13.8 框架截面设计
  • 附录
    • 附录A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 附录B 双向板弯曲、挠度计算系数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