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奉为经典,得名《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诗篇普遍是四言的形式,大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场景描写独到、细腻,语言优美,深合音律,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国后世2000多年的文学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泽被后人。
 
            
                - 前言
 - 第一辑 国风
- 一 周南
 - 二 召南
- 鹊巢
 - 草虫
 - 甘棠
 - 行露
 - 殷其雷
 - 摽有梅
 - 小星
 - 江有汜
 - 野有死麕
 - 何彼矣
 - 驺虞
 
 - 三 邶风
- 柏舟
 - 绿衣
 - 燕燕
 - 日月
 - 终风
 - 击鼓
 - 凯风
 - 雄雉
 - 匏有苦叶
 - 谷风
 - 式微
 - 简兮
 - 北门
 - 北风
 - 静女
 - 新台
 
 - 四 鄘风
 - 五 卫风
 - 六 王风
 - 七 郑风
- 将仲子
 - 大叔于田
 - 遵大路
 - 女曰鸡鸣
 - 有女同车
 - 山有扶苏
 - 狡童
 - 褰裳
 - 东门之
 - 风雨
 - 子衿
 - 出其东门
 - 野有蔓草
 
 - 八 齐风
 - 九 魏风
 - 十 唐风
 - 十一 秦风
 - 十二 陈风
 - 十三 桧风
 - 十四 曹风
 - 十五 豳风
 
 - 第二辑 雅
- 一 小雅
- 鹿鸣
 - 四牡
 - 皇皇者华
 - 常棣
 - 伐木
 - 采薇
 - 出车
 - 杕杜
 - 彤弓
 - 菁菁者莪
 - 节南山
 - 正月
 - 十月之交
 - 雨无正
 
 - 二 大雅
 
 - 第三辑 颂
 - 附录一: 《诗经》押韵现象的解说
 - 附录二: 《诗经》入韵字简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