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十年建设,“211工程”以辉煌的成果、丰富的实践和深远的影响向世人展示了其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报告从“211工程”提出的历史背景、十年建设取得的成就、“211工程”的经验和启示、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等方面,对“211工程”十年建设和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 第一部分 概要
- 1.1 “211 工程” 与中国高等教育
- 1.2 “211 工程” 总体建设规划和项目管理
- 1.2.1 “211 工程” 总体建设规划
- 1.2.2 “211 工程” 建设的资金安排
- 1.2.3 “211 工程” 建设项目管理
- 1.3 “211 工程” 十年建设概况
- 1.3.1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 1.3.2 中期检查和项目竣工验收
- 1.4 “211 工程” 建设成效
- 第二部分 成就
- 2.1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 2.1.1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 2.1.2 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 2.2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2.1 基本建成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
- 2.2.2 创新学科建设模式, 促进学科形成特色和优势
- 2.2.3 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2.3 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基地
- 2.3.1 学科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 2.3.2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基地
- 2.4 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 学科梯队建设迈上新台阶
- 2.4.1 筑巢引凤, 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
- 2.4.2 优化结构,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 2.4.3 西部“211 工程” 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2.5 建成与世界同步、高效快捷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2. 5.1 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2.5.2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 2.5.3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 2.6 育人能力大幅提升,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 2.6.1 教育教学条件显著改善
- 2.6.2 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 2.6.3 有力支撑了研究生教育
- 2.7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 2.7.1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 2.7.2 深入研究社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 2.8 社会服务功能明显强化,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2.8.1 面向国家需求, 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科技支持
- 2.8.2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2.8.3 积极服务国防建设
- 2.9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 2.9.1 “211 工程” 学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渠道
- 2.9.2 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提升到新的阶段
- 2.9.3 “211 工程” 建设模式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 2.10 促进改革和创新, 有力地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 2.10.1 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2.10.2 促进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 2.10.3 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显著
- 第三部分 经验
- 3.1 坚持重点建设, 是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 3.2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
- 3.3 坚持优质资源共享, 是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 3.4 坚持科学规划与管理, 是成功实施“211 工程” 的重要保证
- 3.5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是“211 工程” 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
- 第四部分 展望
- 4.1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 4.1.1 世界新科技革命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 4.1.2 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 4.1.3 以创新精神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4.2 继续实施“211 工程”, 把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向新阶段
- 第五部分 附录
- 5.1 有关“211 工程” 建设政策文件选编
- 5.2 “211 工程” 学校十年建设成果选录(每校二项)
- 5.3 “211 工程” 学校十年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选录(每校二台件)
- 5.4 “211 工程” 大事记
- 5.5 《“211工程” 发展报告(1995—2005)》编研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