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教育评价


作者:
涂艳国
定价:
33.40元
ISBN:
978-7-04-020694-4
版面字数:
5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96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7-03-0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教育学
二级分类:
教育评价学

本书构建了教育评价的完整体系,概述了教育评价的概念、类型、功能,回顾了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过程,阐明了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介绍了教育评价的程序与设计及具体评价方法,并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与学习评价、教师与教学评价、班主任与班级评价、校长与学校评价、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重视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试图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的评价理念, 又重视教育评价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力图实现人的评价与事的评价、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材。

  • 前辅文
  • 第一章 教育评价概述
    •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概念
      • 一、价值与教育价值
      • 二、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
      •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 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 三、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功能
      • 一、鉴定—选拔功能
      • 二、导向—激励功能
      • 三、诊断—改进功能
      • 四、反馈—调节功能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
      • 一、考评阶段
      • 二、测量阶段
      • 三、描述阶段
      • 四、判断阶段
      • 五、建构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
      • 一、经验考核时期
      • 二、科举考试时期
      • 三、系统发展时期
    • 第三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
      • 二、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 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
      • 四、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共存
      • 五、元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理念
      • 一、以人为本
      • 二、注重发展
      • 三、重视过程
    •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原则
      • 一、教育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动态性原则
      • 四、协商性原则
      • 五、多元化原则
      • 六、伦理性原则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教育评价的程序与设计
    •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程序
      • 一、教育评价的准备
      • 二、教育评价的实施
      • 三、教育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 四、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心理调控
    •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设计
      • 一、明确评价目的
      • 二、设计评价准则
      • 三、分配相应权重
      • 四、制定评价标准
      • 五、选择评价方法
      • 六、形成评价方案
    • 附录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量化评价方法
    • 第一节 量化评价方法概述
      • 一、量化评价方法的含义
      • 二、量化评价方法的类型
      • 三、量化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 四、量化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
      •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 二、教育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 三、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 第三节 标准化测验
      • 一、标准化测验的特点
      • 二、标准化测验的设计与实施
      • 三、标准化测验结果的解释
    • 第四节 指标量化考评法
      • 一、指标量化考评法的特点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指标量化考评法的实施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质性评价方法
    • 第一节 质性评价方法概述
      • 一、质性评价方法的含义
      • 二、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形式
      • 三、质性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局限
    • 第二节 表现性评价法
      • 一、表现性评价法的特点
      • 二、表现性评价法的类型
      • 三、表现性评价法的实施
    • 第三节 档案袋评价法
      • 一、档案袋评价法的特点
      • 二、档案袋评价法的类型
      • 三、档案袋评价法的实施
    • 第四节 作品分析法
      • 一、作品分析法的特点
      • 二、作品分析法的类型
      • 三、作品分析法的实施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学生与学习评价(上)
    • 第一节 学生评价观的变革
      • 一、对传统学生评价的反思
      •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学生评价标准
      •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二、学生评价标准
    • 第三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 第四节 学生评价案例分析
    • 案例 素质学分制改革
    • 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学生与学习评价(下)
    • 第一节 学习评价概述
      • 一、学习评价的内涵
      • 二、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三、学习评价的要求
    •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
      • 一、学习能力评价
      • 二、学业成绩评价
    • 第三节 学业评价案例分析
    • 案例 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改革
    • 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教师与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教师评价
      • 一、教师评价概述
      • 二、教师素质评价
      • 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 第二节 教学评价
      •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 二、课堂教学评价
      • 三、教学绩效评价
    • 第三节 教学评价案例分析
    • 案例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 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工作评价
    • 第一节 班主任评价
      • 一、班主任评价的意义
      • 二、班主任素质评价
      • 三、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
    • 第二节 班级工作评价
      • 一、班级工作评价的内容
      • 二、班集体建设评价
      • 三、班级德育工作评价
    • 第三节 班级工作评价案例分析
    • 案例一 校长的决定
    • 分析
    • 案例二 “历史的才是未来的”主题班会
    • 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校长与学校评价
    • 第一节 校长评价
      • 一、校长评价的意义
      • 二、校长素质评价
      • 三、校长专业发展评价
    • 第二节 学校评价
      • 一、学校评价的内容
      • 二、学校管理评价
      • 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
    • 第三节 学校评价案例分析
    • 案例 闵行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2005年修订稿)
    • 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 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凸显
      • 一、世纪之交的世界课程改革浪潮
      • 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三、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的诉求
    • 第二节 课程评价概述
      •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 二、课程评价的范围
      • 三、课程评价的类型
      • 四、课程评价的要求
    • 第三节 校本课程评价
      •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涵
      •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
      •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 四、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
    • 第四节 校本课程评价案例分析
      • 一、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概况
      • 二、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 三、对开放性主题活动评价的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