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环境地学导论


作者:
郑度 谭见安 王五一 等编著
定价:
57.00元
ISBN:
978-7-04-022149-7
版面字数:
5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4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7-08-10
物料号:
22149-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二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通识课
三级分类:
环境地学

本书以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综合全球环境变化热点问题及新资料编写而成。本书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

本书提出了环境地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内容共分为12章。主要介绍环境地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地理环境过程及其效应;地质环境过程;大气环境过程;水环境过程;土壤环境过程;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主要环境地学问题;环境伦理建设;环境管理;环境地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本书系统性强,内容丰富,可作为从事环境科学与地学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资料。同时,本书的知识性和实用性较强,也可供关心环境的各界人士,从事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等管理的决策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1.1地球环境系统
      • 1.1.1 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 1.1.2 地球环境系统的形成演化
      • 1.1.3 地理环境及其地域分异
      • 1.1.4 人类与地球环境系统
    • 1.2 环境地学的发展与体系
      • 1.2.1 环境地学的孕育与发展
      • 1.2.2 环境地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1.2.3 环境地学的分支学科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2章 地理环境过程
    • 2.1 地理环境与其他环境的关系
    • 2.2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性与分类
      • 2.2.1 基本特性
      • 2.2.2 发展历程
      • 2.2.3 地理环境的分类
      • 2.2.4 地理生态系统
    • 2.3 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的发展史
    • 2.4 地理过程与人类健康
      • 2.4.1 地理过程的内涵
      • 2.4.2 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 2.4.3 人类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 2.5 自然地理过程与健康
      • 2.5.1 物理地理过程———环境水热平衡与健康
      • 2.5.2 化学地理过程———环境元素平衡与健康
      • 2.5.3 生物地理过程———景观生物群落平衡与健康
    • 2.6 人类发展地理过程与健康
      • 2.6.1 基本理念
      • 2.6.2 人群健康
    • 2.7 人文地理过程与健康
      • 2.7.1 基本理念
      • 2.7.2 综合人文地理过程对健康的影响
      • 2.7.3 经济地理过程的健康影响
    • 2.8 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
      • 2.8.1 基本理念
      • 2.8.2 气候变化
      • 2.8.3 温室气体效应与气候变化
      • 2.8.4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 2.9 结语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3章 地质环境过程
    • 3.1 地质环境
      • 3.1.1 地质环境的一般概念
      • 3.1.2 地质环境形成的动力来源
      • 3.1.3 组成地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 3.2 地质环境演变的历史
      • 3.2.1 地球的简单演化历史
      • 3.2.2 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
      • 3.2.3第四纪地质环境
    • 3.3 地质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 3.3.1 地质环境格局的形成
      • 3.3.2 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 3.4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 3.4.1 地质灾害及其形成环境
      • 3.4.2 地质灾害的类型划分与定义
    • 3.5 地质环境保护
      • 3.5.1 地质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 3.5.2 中国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4章 大气环境过程
    • 4.1 大气环境的组成
      • 4.1.1 大气圈的结构
      • 4.1.2 大气的成分
      • 4.1.3 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
    • 4.2 大气环境与人类
      • 4.2.1 大气成分与生命
      • 4.2.2 天气、气候与人类
      • 4.2.3 人类活动与大气
    • 4.3 大气污染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 4.3.1 大气(空气)污染
      • 4.3.2 全球变暖问题
      • 4.3.3 臭氧层
      • 4.3.4 酸雨与防治对策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5章 水环境过程
    • 5.1 水的基本组成及特征
      • 5.1.1 水的基本组成
      • 5.1.2 水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 5.1.3 水圈与水环境
    • 5.2 水环境物理化学过程
      • 5.2.1 水循环与水平衡
      • 5.2.2 化学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水体自净过程
    • 5.3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 5.3.1 水资源与水危机
      • 5.3.2 水环境污染
    • 5.4 水环境保护
      • 5.4.1 水环境监测
      • 5.4.2 水污染控制
      • 5.4.3 水质标准与水环境评价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6章 土壤环境过程
    • 6.1 土壤环境
      • 6.1.1 土壤环境的基本概念
      • 6.1.2 土壤的环境功能
    • 6.2 土壤的组成及其环境功能
      • 6.2.1 土壤矿物
      • 6.2.2 土壤化学元素
      • 6.2.3 土壤有机质
      • 6.2.4 土壤微生物
      • 6.2.5 土壤水分
      • 6.2.6 土壤空气
    • 6.3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功能
      • 6.3.1 土壤颗粒属性及其环境意义
      • 6.3.2 土壤胶体属性及其环境意义
      • 6.3.3 土壤溶液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6.4 土壤环境的形成过程
      • 6.4.1 土壤形成过程的基本概念
      • 6.4.2 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 6.4.3 主要成土过程
      • 6.4.4 土壤分类和分布
    • 6.5 人类活动与土壤环境退化
      • 6.5.1 人口增长与土地/土壤资源紧张
      • 6.5.2 土壤退化
      • 6.5.3 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6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及效应
      • 6.6.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
      • 6.6.2 土壤重金属背景值
      • 6.6.3 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转化
      • 6.6.4 重金属污染的效应
      • 6.6.5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容量
    • 6.7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效应
      • 6.7.1 农药和农药污染
      • 6.7.2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6.7.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和残留
      • 6.7.4 土壤农药污染的环境和生态效应
    • 6.8 土壤中化肥迁移转化及效应
      • 6.8.1 氮肥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化肥污染
      • 6.8.2 磷肥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6.8.3 钾肥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6.8.4 化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8.5 化肥对水环境的影响
      • 6.8.6 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6.8.7 化肥对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 6.9 现代农业与环境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7章 陆地生态系统过程
    • 7.1 生态系统
      • 7.1.1 生物与环境
      • 7.1.2 生态系统的特征与构成
      • 7.1.3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 7.2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平衡
      • 7.2.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生产
      • 7.2.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7.2.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7.2.4 生态系统平衡
    • 7.3 人类活动对生物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 7.3.1 生物多样性的人为减少
      • 7.3.2 生物入侵
      • 7.3.3 污染物的生物和生态效应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8章 主要环境地学问题
    • 8.1 全球性环境问题
      • 8.1.1 全球变暖
      • 8.1.2 臭氧层破坏
      • 8.1.3 生物多样性剧减
      • 8.1.4 土地退化与沙漠化
      • 8.1.5 环境污染
      • 8.1.6 自然资源耗竭
      • 8.1.7 人口剧增
    • 8.2 中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 8.2.1 中国人口
      • 8.2.2 中国自然资源问题
      • 8.2.3 中国生态问题
      • 8.2.4 河流、湖泊与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 8.2.5 环境污染问题
    • 8.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8.3.1 建立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
      • 8.3.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9章 环境伦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9.1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 9.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9.1.2 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
    • 9.2 人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新模式
      • 9.2.1 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 9.2.2 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认识的进展
      • 9.2.3 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 9.2.4 科学发展观的阐释
    • 9.3 环境伦理研究进展与趋势
      • 9.3.1 环境伦理研究进展
      • 9.3.2 对立的两大阵营
      • 9.3.3 大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责任
      • 9.3.4 构建开放的环境伦理学
      • 9.3.5 环境伦理的功能与作用
    • 9.4 区域发展中环境伦理的思考
      • 9.4.1 区域发展中突出的环境伦理问题
      • 9.4.2 区域发展中的环境伦理责任
      • 9.4.3 不同社会群体的责任
      • 9.4.4 区域发展中的环境伦理案例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10章 环境管理
    • 10.1环境管理的基础
      • 10.1.1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 10.1.2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 10.1.3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 10.1.4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
    • 10.2 环境规划
      • 10.2.1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
      • 10.2.2 环境规划的类型
      • 10.2.3 环境规划的内容
      • 10.2.4 环境规划的程序
      • 10.2.5 环境规划的功能
      • 10.2.6 环境规划的原则
    • 10.3 环境影响评价
      • 10.3.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10.3.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体系
      • 10.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10.3.4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10.3.5 环境影响评价的新进展
    • 10.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
      • 10.4.1 清洁生产
      • 10.4.2 生态工业
      • 10.4.3 循环经济
      • 10.4.4 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 10.4.5 绿色GDP核算体系
      • 10.4.6 我国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11章 环境地学工程与技术
    • 11.1 环境地学工程概要
      • 11.1.1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 11.1.2 中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特点
      • 11.1.3 环境工程与环境地学工程
      • 11.1.4 发展简介
      • 11.1.5 目标、任务与主要内容
    • 11.2 环境地学工程分支学科
      • 11.2.1 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11.2.2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技术
      • 11.2.3 地理工程技术
      • 11.2.4 环境健康保护工程与技术
      • 11.2.5 环境工程与技术
      • 11.2.6 环境地学工程的基本工作流程
    • 11.3 环境地学工程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第12章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 12.1 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
      • 12.1.1 野外观测
      • 12.1.2 室内实验
    • 12.2 数理统计和模型模拟
      • 12.2.1 数理统计方法
      • 12.2.2 模型模拟方法
    • 12.3 3S技术在环境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12.3.1 概述
      • 12.3.2 3S技术简介
      • 12.3.3 3S技术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 12.3.4 基于3S的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体系结构
      • 12.3.5 3S技术在环境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