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环境规划与管理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张承中
定价:
24.60元
ISBN:
978-7-04-020211-3
版面字数:
29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35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07-01-15
物料号:
20211-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二级分类:
环境工程专业课
三级分类:
环境规划与管理学

本书为全国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之一,是适应目前学科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培养需求而编写的应用型教材,适合50学时左右的教学安排。

本书考虑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既紧密联系又自成体系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将两者相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融合形成基本原理和方法篇,并按照学科体系特点,分列环境规划篇和环境管理篇,全书共3篇13章。在内容安排上,以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环境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动态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规体系、相关理论、数学基础和综合分析方法,并简明扼要地对环境规划原理、流域水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模式和组织层面、产品层面、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可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环境规划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篇 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
    •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 第二节 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一、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二、第二个路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 三、第三个路标——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 一、基本方针
        •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一、环境法律责任
        •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度概述
        • 二、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 三、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 第四节 环境标准体系
        •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
        • 二、环境标准分类
        • 三、环境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 四、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 第五节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 一、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发展
        • 二、我国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 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 二、管理的二重性特点
        • 三、管理的职能
      •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 一、极限性原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 二、生态链原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
        • 三、生物多样性原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观
      •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 一、系统工程基本知识
        •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 一、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观念
        • 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四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 第一节 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 一、数据的表示方法和数据特征
        • 二、异常数据的剔除
        • 三、数据的误差分析
        • 四、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二节 最优化分析方法
        • 一、线性规划
        • 二、非线性规划
        • 三、动态规划
      • 第三节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 一、决策树
        • 二、决策矩阵
        • 三、多目标决策方法
      • 第四节 环境数学模型
        • 一、数学模型概述
        • 二、模型的建立
        • 三、模型参数的估值方法
        • 四、模型的检验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五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 三、环境评价
      •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 一、环境目标
        •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指标和类型
      • 第三节 环境统计方法
        • 一、环境统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二、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
        • 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 一、社会发展预测
        • 二、经济发展预测
        • 三、环境质量预测
      • 第五节 环境审计方法
        • 一、环境审计
        • 二、环境审计的内容
        • 三、环境审计方法
      • 第六节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 一、环境信息及其系统
        • 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 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2篇 环 境 规 划
    •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 一、环境调查与评价
        • 二、环境预测
      •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 一、城市环境功能区
        • 二、空气环境功能区
        •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 四、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区
      •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 二、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 一、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 二、环境规划的分解
        • 三、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七章 流域水环境规划
      • 第一节 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工作程序
        • 一、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 二、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
      • 第二节 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 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 第三节 水环境容量与水环境保护目标
        • 一、水环境容量
        • 二、水环境保护目标
      • 第四节 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 一、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
        •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
        • 三、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数学模型
        • 四、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 第五节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一、明确问题
        • 二、确定规划目标与水域功能区划分
        • 三、确定规划方法
        • 四、拟定规划措施
        • 五、计算水环境容量与提出供选方案
        • 六、规划方案实施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八章 城市环境规划
      • 第一节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 一、城市环境与城市环境规划
        •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 三、城市环境规划编制程序
      • 第二节 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 一、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 二、大气污染预测
        • 三、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 第三节 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
        • 一、城市水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二、城市水污染控制预测
        • 三、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 第四节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 一、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 二、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方法
      • 第五节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 一、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 二、噪声污染预测
        • 三、噪声控制规划方案
      • 第六节 城市环境规划案例——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 一、规划目标
        • 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 三、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 四、固体废物总量控制规划
        • 五、成都高新南区总量控制规划工程及环境保护投资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九章 生态环境规划
      • 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
        • 一、生态城市及其基本特征
        •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生态产业园规划
        • 一、生态产业园概念
        • 二、生态产业园规划的内容
        • 三、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及构建
        • 四、生态产业系统分析
      • 第四节 生态规划案例——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
        • 一、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
        • 三、科学城发展模式及用地选择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3篇 环 境 管 理
    •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 第一节 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
        • 一、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
        • 二、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 三、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弊端
      • 第二节 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
        • 一、污染预防概念的提出
        • 二、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
        • 三、污染预防环境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
        • 一、环境规划的空间控制
        • 二、环境规划的时间控制
        • 三、时空耦合的全过程控制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组织及其环境绩效评估
        • 一、基本概念
        •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循环经济
        •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二、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 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计
        • 一、清洁生产
        • 二、清洁生产审计
      •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
        • 一、环境管理体系
        •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 第五节 清洁生产案例——阜阳化工总厂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 一、阜阳化工总厂
        • 二、清洁生产方案及实施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 第一节 产品生态设计
        • 一、产品生态设计的定义
        • 二、产品生态设计战略
        • 三、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 四、产品生态管理
      • 第二节 生命周期评价
        •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
        •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领域
        • 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步骤
      • 第三节 产品环境标志
        • 一、环境标志概述
        • 二、环境标志进展
        • 三、环境标志通用原则
        • 四、产品环境标志的目标
        • 五、产品环境标志的类型
        • 六、实施产品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方法
        • 七、中国的环境标志制度
        • 八、环境标志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案例——日本产品生态设计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十三章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 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程序
        • 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内容
        • 三、特殊项目的环境管理
      • 第二节 区域环境管理
        • 一、城市环境管理
        • 二、农村环境管理
        • 三、流域环境管理
        • 四、海洋环境管理
        • 五、开发区环境管理
      • 第三节 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 一、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 二、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 三、环境风险管理
        • 四、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