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王行言
定价:
28.00元
ISBN:
978-7-04-014610-3
版面字数:
5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45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04-06-3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程序设计技术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具有大学基础课的性质。本书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基础,注重讲解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思路,培养同学的基本编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如基本数据类型、程序控制结构等。这部分内容是读者在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的基础。第二部分则主要研究使用C语言进行实际程序开发的方法。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函数与模块设计、库与接口设计、数据抽象与算法抽象等概念。希望通过强调那些在进行真正程序开发时起重要作用的思想与技术,使读者体会并初步掌握较大型复杂程序的设计与编写能力。
  本书语言表达严谨、流畅,示例丰富。书中例题都做了详细注释,方便自学。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理工类专业、计算机水平考试培训、各类成人教育院校作为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自学。
  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第一篇 语言基础
    • 第1章 C语言的基本概念
      • 1.1 C语言的发展与特点
        • 1.1.1 C语言的发展
        • 1.1.2 C语言的特点
      • 1.2 几个基本概念
      • 1.3 C语言的基本标识符
        • 1.3.1 字符集
        • 1.3.2 标识符
      • 1.4 C语言程序的几个简单实例
      • 1.5 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 1.6 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执行
      • 本章小结
      • 习题一
    • 第2章 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 2.1 C语言的数据类型
        • 2.1.1 数据类型的一般概念
        • 2.1.2 常量
      • 2.2 数据类型及变量
        • 2.2.1 基本数据类型
        • 2.2.2 变量及变量的定义
        • 2.2.3 变量的初始化
      • 2.3 运算符和表达式
        • 2.3.1 运算符和表达式概述
        • 2.3.2 混合类型数据的运算
        • 2.3.3 赋值语句及赋值表达式
        • 2.3.4 算术运算符及算术表达式
        • 2.3.5 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
        • 2.3.6 逻辑运算符及逻辑表达式
        • 2.3.7 位运算符
        • 2.3.8 其他运算符及表达式
      • 2.4 基本输入/输出函数
        • 2.4.1 格式化输出函数
        • 2.4.2 格式化输入函数
        • 2.4.3 字符输入与输出函数
      • 本章小结
      • 习题二
    •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 3.1 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
        • 3.1.1 基本控制结构
        • 3.1.2 程序的结构化
      • 3.2 顺序结构
        • 3.2.1 语句和语句块
        • 3.2.2 顺序结构示例
      • 3.3 分支结构
        • 3.3.1 if-else语句
        • 3.3.2 if-elseif-else多分支语句
        • 3.3.3 条件分支的嵌套
        • 3.3.4 switch分支
      • 3.4 循环结构
        • 3.4.1 while(当型循环)
        • 3.4.2 do-while(直到型循环)
        • 3.4.3 for循环语句
        • 3.4.4 三种循环的比较
        • 3.4.5 多重循环
        • 3.4.6 循环中的控制转移
        • 3.4.7 结构化程序设计注意事项
      • 3.5 结构化程序设计应用举例
      • 本章小结
      • 习题三
    • 第4章 复合数据结构基础
      • 4.1 数组及其应用
        • 4.1.1 一维数组
        • 4.1.2 多维数组
        • 4.1.3 字符型数组的应用
      • 4.2 指针及其应用
        • 4.2.l 指针的基本概念及定义方式
        • 4.2.2 指针的初始化
        • 4.2.3 指针的运算
        • 4.2.4 用指针操作基本数据对象
        • 4.2.5 用指针操作数组
      • 4.3 结构体及其应用
        • 4.3.1 结构体的声明
        • 4.3.2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
        • 4.3.3 结构体成员的引用
        • 4.3.4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 4.4 联合体及其应用
        • 4.4.1 联合体的声明
        • 4.4.2 联合体变量的定义
        • 4.4.3 联合体成员的引用
        • 4.4.4 定义联合体变量应注意的问题
      • 4.5 枚举类型及其应用
        • 4.5.1 枚举类型的声明
        • 4.5.2 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
        • 4.5.3 枚举类型变量的应用
      • 4.6 自定义类型
      • 本章小结
      • 习题四
  • 第二篇 程序设计
    • 第5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概论
      • 5.l 数据的基本概念
        • 5.1.1 数据与信息
        • 5.1.2 数据与地址
        • 5.1.3 数据类型
        • 5.1.4 文字常量
        • 5.1.5 变量
        • 5.1.6 声明
      • 5.2 代码的基本概念
        • 5.2.1 表达式语义
        • 5.2.2 赋值与初始化
        • 5.2.3 代码与计算
        • 5.2.4 控制流
        • 5.2.5 断言与程序不变量
      • 5.3 算法及其表示方法概要
        • 5.3.l 算法的基本概念
        • 5.3.2 代码与伪代码
      • 5.4 结构化程序的组织
        • 5.4.1 程序的结构化
        • 5.4.2 程序的一般结构
        • 5.4.3 结构化与函数抽象
        • 5.4.4 程序范型
      • 5.5 程序测试与代码优化
        • 5.5.1 程序测试
        • 5.5.2 程序效率与代码优化
      • 本章小结
      • 习题五
    • 第6章 函数与模块设计
      • 6.1 函数概述
      • 6.2 函数的声明、定义与调用
        • 6.2.1 函数声明
        • 6.2.2 函数定义
        • 6.2.3 函数调用
        • 6.2.4 函数参数与返回值
        • 6.2.5 函数的嵌套调用
      • 6.3 函数调用栈框架
        • 6.3.1 函数调用栈框架的基本概念
        • 6.3.2 值传递与地址传递
      • 6.4 作用域
        • 6.4.1 变量的作用域
        • 6.4.2 函数的作用域
      • 6.5 变量的存储类别
        • 6.5.1 auto变量
        • 6.5.2 static变量
        • 6.5.3 register变量
        • 6.5.4 extern变量
      • 6.6 模块化程序设计
        • 6.6.1 模块的独立性原则
        • 6.6.2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 6.7 综合举例
      • 本章小结
      • 习题六
    • 第7章 库与接口设计
      • 7.1 用户、接口与库概述
      • 7.2 标准库
        • 7.2.1 标准I/0库
        • 7.2.2 数学库接口
        • 7.2.3 数字与字符特征库接口
        • 7.2.4 字符串库接口
        • 7.2.5 辅助函数库接口
      • 7.3 图形库
        • 7.3.1图形系统初始化
        • 7.3.2 基本绘图函数
        • 7.3.3 图形库的应用及自定义接口
      • 7.4 接口设计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习题七
    • 第8章 复合数据类型——数组与字符串
      • 8.1 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
        • 8.1.1 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 8.1.2 数据的逻辑结构
        • 8.1.3 数据的物理结构
        • 8.1.4 数据结构上的操作
        • 8.1.5 同质复合数据类型
      • 8.2 数组
        • 8.2.1 数组的下标
        • 8.2.2 数组的内部表示
        • 8.2.3 有关元素下标越界的说明
        • 8.2.4 数组的使用
        • 8.2.5 多维数组
        • 8.2.6 多维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 8.3 字符串
        • 8.3.1 字符串的内部表示
        • 8.3.2 作为抽象数据的字符串
        • 8.3.3 字符串变量
        • 8.3.4 ANSI标准字符串库
        • 8.3.5 字符串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习题八
    • 第9章 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与指针
      • 9.1 结构体
        • 9.1.1 结构体的意义
        • 9.1.2 结构体的应用
        • 9.1.3 结构体指针
      • 9.2 指针
        • 9.2.1 指针的意义和作用
        • 9.2.2 指针的声明与使用
        • 9.2.3 指针与其他数据结构的关系
        • 9.2.4 动态存储分配
        • 9.2.5 指针与函数
      • 9.3 链表
        • 9.3.1 链表的构造
        • 9.3.2 链表元素的遍历
        • 9.3.3 链表的插入操作
        • 9.3.4 链表的删除操作
      • 本章小结
      • 习题九
    • 第10章 文件与数据存储
      • 10.1 文件的基本概念
        • 10.1.1 什么是文件
        • 10.1.2 文件结构体与文件指针
        • 10.1.3 文件的类型
      • 10.2 基本的文件操作
        • 10.2.1 打开文件
        • 10.2.2 关闭文件
        • 10.2.3 读写文件
        • 10.2.4 文件指针操作
      • 10.3 文件应用实例
      • 本章小结
      • 习题十
    • 第11章 算法设计与分析
      • 11.1 算法的概念与特征
        • 11.1.1 算法举例
        • 11.1.2 算法的基本特征
      • 11.2 算法的类型与结构
        • 11.2.l 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
        • 11.2.2 算法的基本结构
      • 11.3 算法的描述方法
        • 11.3.1 流程图
        • 11.3.2 N-S图
        • 11.3.3 伪代码
      • 11.4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11.4.1 素数判断问题
        • 11.4.2 最大公约数问题
      • 11.5 算法分析与算法复杂度
        • 11.5.1 排序算法分析
        • 11.5.2 算法复杂度
        • 11.5.3 归并排序
        • 11.5.4 标准复杂度类型
      • 11.6 常用算法设计与分析
        • 11.6.1 快速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
        • 11.6.2 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
        • 11.6.3 快速排序算法的效率分析
      • 本章小结
      • 习题十一
    • 第12章 递归程序设计
      • 12.1 递归问题的引入
        • 12.1.1 递归的简单例子
        • 12.1.2 递归过程的跟踪
        • 12.1.3 递归信任与递归范型
      • 12.2 典型递归程序
        • 12.2.1 Hanoi塔问题
        • 12.2.2 分形问题
        • 12.2.3 其他递归问题
      • 12.3 递归与迭代
      • 本章小结
      • 习题十二
    • 第13章 数据抽象
      • 13.1 抽象数据类型
      • 13.2 线性表类型
        • 13.2.1 线性表类型定义
        • 13.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及其实现
        • 13.2.3 通用线性表类型
      • 13.3 栈
        • 13.3.l 抽象栈类型定义
        • 13.3.2 抽象栈的实现
        • 13.3.3 栈的应用
      • 13.4 队列
        • 13.4.1 抽象队列类型的定义
        • 13.4.2 队列的实现
        • 13.4.3 队列的应用
      • 13.5 符号表
        • 13.5.1 定义抽象的符号表
        • 13.5.2 键与值类型的确定
        • 13.5.3 无定义值的处理方法
        • 13.5.4 抽象符号表的接口声明
      • 13.6 哈希表
        • 13.6.1 哈希表的基本概念
        • 13.6.2 哈希函数
        • 13.6.3 负载因子与桶的数目
      • 13.7 抽象哈希表的应用
        • 13.7.1 重集元素的计数
        • 13.7.2 使用抽象符号表
        • 13.7.3 抽象符号表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习题十三
    • 第14章 算法与程序抽象
      • 14.1 基本函数设计原则
        • 14.1.1 软件评判标准
        • 14.1.2 内聚性
        • 14.1.3 耦合度
      • 14.2 数据封装与信息隐藏
        • 14.2.1 客户函数与服务器函数
        • 14.2.2 数据封装
        • 14.2.3 信息隐藏
      • 14.3 函数指针
        • 14.3.1 函数指针的目的
        • 14.3.2 函数指针声明
        • 14.3.3 函数指针的使用
        • 14.3.4 函数指针类型
      • 14.4 回调函数
        • 14.4.1 回调函数
        • 14.4.2 遍历与回调
        • 14.4.3 回调函数参数
        • 14.4.4 值的存储与删除
      • 14.5 再论抽象符号表
        • 14.5.1 完整的抽象符号表接口
        • 14.5.2 完整的抽象符号表实现
      • 本章小结
      • 习题十四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