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物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作者:
武吉华 张绅 江源 康幕谊 邱扬
定价:
35.80元
ISBN:
978-7-04-015532-7
版面字数:
4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82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出版时间:
2004-09-1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地理科学类
二级分类:
地理科学类核心课
三级分类:
植物地理学及实习

本书全面论述了植物地理学所涉及的植物分布及其成因、植物群落、植被地理等内容。全书分6章,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第四章:植物群落,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第六章: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院校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农林科学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科研与管理人员参考。

  • 引言
  •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 第一节 植物分类与植物系统进化
      • 一、植物分类原则、单位和命名
        • (一)物种
        • (二)植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 (三)分类单位和等级系统
        • (四)植物的命名
      • 二、植物界的大类群
        • (一)原核生物
        • (二)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
        • (三)苔藓和蕨类植物
        • (四)种子植物
      • 三、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 第二节 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
      • 一、菌藻植物时代
      • 二、蕨类植物时代
      • 三、裸子植物时代
      • 四、被子植物时代
        • (一)被子植物的发展与地球环境
        • (二)被子植物系统进化的总趋势
      • 五、地球-生命耦合系统
  • 第二章 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
    • 第一节 植物区系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 (一)种分布区
        • (二)属和科的分布区
      • 二、分布区的形成与变化
        • (一)物种的形成与分布
        • (二)种分布区的扩展
        • (三)环境演变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
        • (四)分布区特征与植物系统发育
    • 第三节 植物区系分析
      • 一、植物类群的统计和分析
        • (一)科属种数目统计
        • (二)分布多度分析
      • 二、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一)地理成分
        • (二)发生成分
        • (三)迁移成分
        • (四)历史成分
        • (五)生态成分
      • 三、地区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 四、世界植物区系区划与区域分异
        • (一)世界植物分区简介
        • (二)世界植物区系时空演变
      • 五、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 (一)中国植物区系组成
        • (二)中国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三)中国植物区系分区
      • 六、岛屿植物区系分析
        • (一)岛屿隔离的影响
        • (二)岛屿面积差异的影响
        • (三)岛屿年龄的影响
        • (四)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
        • (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验证与应用
    • 第四节 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
      • 一、栽培植物
        • (一)栽培植物起源
        • (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 (三)栽培植物扩散
        • (四)栽培植物野生种系的保护与利用
      • 二、生物入侵
  • 第三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 第一节 概述
      • 一、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 二、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 (一)生态因子概念及分类
        •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 (三)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 三、植物的生态适应
        • (一)植物适应的概念
        • (二)生态幅
        • (三)植物内稳态
        • (四)植物耐性限度的调整
        • (五)植物的需求性
        • (六)生态类群与生态型
    • 第二节 光照条件
      • 一、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
        • (一)光合作用
        • (二)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
      • 二、光强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一)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
        • (二)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
        • (三)光强与水生植物分布
      • 三、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一)可见光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二)其他光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 四、光照长短与植物光周期
        • (一)光周期与植物繁殖适应
        • (二)光周期与植物营养生长适应
    • 第三节 温度条件
      • 一、植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
        • (一)温度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生态作用
        • (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 (三)植物的需热量
      • 二、极端温度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 (一)低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 (二)高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 三、温度节律与植物物候节律
        • (一)温周期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二)植物物候节律
    • 第四节 水分条件
      • 一、水分对陆生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一)水分与植物生命活动
        • (二)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内外条件
      • 二、陆生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与生态类群
        • (一)变水植物
        • (二)恒水植物
        • (三)植物水分生态类群的划分方法
      • 三、水生植物
        • (一)水生有花植物(hydrophytes)
        • (二)咸水植物
    • 第五节 营养条件
      • 一、营养元素与植物吸收
        •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 (二)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生态作用与植物吸收形式
        • (三)植物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内外条件
      • 二、植物对矿质营养条件的适应类群
        • (一)对土壤养分含量的适应类群
        • (二)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适应类群
        • (三)对土壤含钙量的适应类群
      • 三、极端营养条件与植物适应
        • (一)富铝化土壤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 (二)盐碱土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 (三)重金属富集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 (四)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影响
        • (五)松沙土和裸露基岩的影响与植物的适应类群
      • 四、碳素营养
        • (一)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二)二氧化碳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生态影响
    • 第六节 生物条件
      • 一、动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一)营养关系
        • (二)传粉关系
        • (三)种子散播关系
      • 二、植物之间的生态作用与相互适应
        • (一)营养关系
        • (二)机械性相互关系
        • (三)化学性相互关系
        • (四)资源竞争关系
    • 第七节 地形条件
      • 一、山区地形的影响
      • 二、小地形的生态影响
    • 第八节 风、火、雪
      • 一、风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一)适宜风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二)极端风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 二、火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 (一)火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 (二)植物对火的适应类群及其特征
      • 三、雪的生态作用
    • 第九节 植物生活型与适应策略
      • 一、植物生活型
        • (一)生活型系统
        • (二)生长型系统
        • (三)综合生活型系统
      • 二、植物生活史与适应策略
        • (一)生活史类型
        • (二)生殖策略
        • (三)资源分配策略
  • 第四章 植物群落
    •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 一、生活型组成特征
      •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 (一)垂直结构
        • (二)水平结构
        • (三)层片
        • (四)季相结构
    •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 一、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和区系成分
        • (一)种-面积曲线和种丰富度
        • (二)种的多样性
        • (三)植物区系成分
      • 二、植物种群特征
        • (一)种群数量特征(静态)和年龄结构
        • (二)种群动态变化
        • (三)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
      • 三、群落成员型
    • 第三节 植物群落功能
      • 一、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与第一性生产力
        • (一)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空间差异
        • (二)植物群落生产力的时间变化
      • 二、植物群落内的物质循环
    •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动态
      • 一、植物群落的波动
      • 二、植物群落演替
        • (一)演替和波动的关系
        • (二)演替类型的划分
        • (三)演替的过程
        • (四)演替过程中植物间关系
        • (五)演替顶极
    • 第五节 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 一、关于植物群落性质的争议
        • (一)整体性说(群落分离观点)
        • (二)个别性说(连续性观点)
      • 二、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
      • 三、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
        • (一)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 (二)群丛的命名
        • (三)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 四、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 五、植物群落排序
        • (一)植物群落排序的概念
        • (二)梯度分析
        • (三)主分量分析(PCA)
        • (四)对应分析(CA)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 (五)典范对应分析(CCA)与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 第六节 植被图
      • 一、植被图的概念
        • (一)植被图的概念
        • (二)植被图的重要意义
        • (三)植被图的类型
      • 二、植被制图过程
        • (一)植被制图的一般程序与步骤
        • (二)植被图的系列补充图
        • (三)遥感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 (四)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七节 植物和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 一、基本原则
      • 二、指示作用分析
        • (一)植物的指示作用
        • (二)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
        • (三)生态种组及其指示意义
  • 第五章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 第一节 热带的植被类型
      • 一、热带雨林
        • (一)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 (二)热带雨林的土壤特征
        • (三)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 (四)类型和分布
        • (五)利用与保护
      • 二、季雨林
        • (一)热带季雨林的气候与土壤特征
        • (二)季雨林的主要群落特征
        • (三)季雨林的分布和区域差异
      • 三、稀树草原
        • (一)稀树草原的类型与环境特征
        • (二)稀树草原群落特征
        • (三)稀树草原的分布
        • (四)利用与保护
      • 四、红树林
        • (一)红树林的生境特点
        • (二)红树林的群落特征及生态适应
        • (三)红树林的分布
        • (四)利用与保护
    • 第二节 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 一、常绿阔叶林
        • (一)常绿阔叶林的环境特征
        • (二)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 (三)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与类型
        • (四)利用与保护
      • 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 三、暖性针叶林
      • 四、竹林
      • 五、硬叶常绿林
        • (一)硬叶常绿林的环境
        • (二)植物群落的特征
        • (三)硬叶常绿林的分布
        • (四)利用与保护
      • 六、荒漠
        • (一)荒漠的环境特点
        • (二)荒漠植被特征
        • (三)荒漠类型的区域特征
        • (四)利用与保护
    • 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
      • 一、夏绿阔叶林
        • (一)夏绿阔叶林的环境条件
        • (二)夏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 (三)世界各地的夏绿阔叶林概况
      • 二、寒温性针叶林
        • (一)寒温性针叶林的环境特征
        • (二)寒温性针叶林的一般特征
        • (三)世界各地的寒温性针叶林概况
        • (四)利用与保护
      • 三、草原
        • (一)草原的环境特征
        • (二)草原的一般特征
        • (三)世界各地的草原概况
        • (四)利用与保护
    • 第四节 寒带的植被类型
      • 一、苔原
        • (一)苔原植被的一般特征
        • (二)苔原植被的地区特征
        • (三)利用与保护
    • 第五节 隐域性植被
      • 一、草甸
        • (一)草甸植物的基本类群
        • (二)草甸草群的结构和季节动态
        • (三)草甸的类型
      • 二、沼泽
        • (一)富(营)养沼泽
        • (二)中(营)养沼泽
        • (三)贫养沼泽
        • (四)利用与保护
      • 三、水生植被
  •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 第一节 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
      • 一、全球分布规律
      • 二、地带群落交错区
        • (一)地带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类型
        • (二)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
      • 三、植被地带内部结构
      • 四、植被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
        • (一)Kppen 分类系统及其改良
        • (二)谢良尼诺夫水热指数
        • (三)吉良分类系统
        • (四)Penman 分类系统
        • (五)Thornthwaite 分类系统
        • (六)Holdridge 分类系统
        • (七)Walter 和Lieth 气候图解与植被类型
        • (八)Budyko 分类系统
        • (九)Box 分类系统
    • 第二节 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性
    • 第三节 中国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 一、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 二、中国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三、中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分析
      • 四、中国植被区划
        • (一)植被区划的意义
        • (二)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 (三)植被区划的单位
    • 第四节 人与植被
      • 一、人对自然植被的影响
      • 二、中国人工植被及其分布
        • (一)人工植被分类
        • (二)人工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 (三)人工植被的利与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四版修订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