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计算机数字图形图像应用技术等级证书考试三级影视语言教材。本书以电影电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影电视作品如何利用视听手段实现叙事表意的一般性规律。本书类比文字语言学习的方法,从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开始,对构成影视语言的镜头画面、蒙太奇、画面运动、长镜头的使用以及影视时空等逐一加以介绍。本书运用大量的片例说明影视语言的结构性规律,对影视语言规律的总结条理清晰,明白流畅。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三级影视语言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广大电影电视爱好者学习影视基础知识的读物。
- 第一章 视觉元素
- 1.1 人物形象
- 1.1.1 人物形象造型的依据
- 1.1.2 人物形象造型的手段
- 1.2 环境
- 1.2.1 环境造型的依据
- 1.2.2 影视创作中的环境概念
- 1.3 物件
- 1.4 光效
- 1.4.1 光的技术知识
- 1.4.2 影视画面中的光效
- 1.5 色彩
- 1.5.1 色彩的一般知识
- 1.5.2 影视作品中色彩的象征运用
- 1.5.3 影视画面的色彩处理
- 第二章 声音元素
- 2.1 声音的特性
- 2.2 人声
- 2.3 音响
- 2.3.1 影视作品中音响的分类
- 2.3.2 人对音响的感知
- 2.3.3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 2.4 音乐
- 2.4.1 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 2.4.2 影视音乐的主题特征
- 2.4.3 影视音乐的作用
- 2.5 影视声音的艺术处理
- 第三章 镜头
- 3.1 镜头的景别特点
- 3.1.1 景别的划分
- 3.1.2 景别的意义
- 3.1.3 影响景别的客观因素
- 3.1.4 满景镜头和空镜头
- 3.2 从拍摄方法认识镜头
- 3.3 从拍摄角度认识镜头
- 3.3.1 镜头画面角度的分类
- 3.3.2 镜头画面角度的选择
- 第四章 蒙太奇
- 4.1 蒙太奇的历史
- 4.1.1 电影诞生之初
- 4.1.2 将两个镜头组接
- 4.1.3 分镜头组接、不同的镜头角度和景别
- 4.1.4 对蒙太奇技巧的创造性使用
- 4.2 作为电影美学流派的蒙太奇
- 4.2.1 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
- 4.2.2 库里肖夫的蒙太奇实验
- 4.2.3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思维理论
- 4.2.4 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理论
- 4.3 作为叙述结构的蒙太奇
- 4.3.1 连续蒙太奇
- 4.3.2 平行蒙太奇
- 4.3.3 重复蒙太奇
- 4.4 作为叙述技巧的蒙太奇
- 4.4.1 镜头要有景别或角度(机位)的变化
- 4.4.2 环境的连续性
- 4.4.3 动作的连续性
- 4.4.4 三角形原理
- 4.4.5 轴线问题
- 第五章 运动
- 5.1 影视作品中运动的意义
- 5.1.1 运动的作用
- 5.1.2 影视作品中运动的意义
- 5.2 影视作品中运动的发展历程
- 5.2.1 影视运动与影视技术
- 5.2.2 数字技术对于影视运动的影响
- 5.3 场面调度
- 5.3.1 场面调度的重要性
- 5.3.2 场面调度的依据
- 5.3.3 场面调度的种类
- 5.3.4 场面调度的作用
- 第六章 长镜头
- 6.1 长镜头的历史起源
- 6.2 安德烈·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
- 6.2.1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 6.2.2 “完整电影”的神话
- 6.2.3 电影语言的演进
- 6.2.4 巴赞理论的简单总结
- 6.3 长镜头在创作实践中运用
- 6.3.1 纪录式长镜头
- 6.3.2 功能性长镜头
- 6.3.3 风格化长镜头
- 第七章 影视时空
- 7.1 电影电视的时空观念
- 7.2 影视空间
- 7.2.1 影视空间的特点
- 7.2.2 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 7.3 影视时间
- 7.3.1 影视时间的划分
- 7.3.2 影视时间的时态
- 7.3.3 影视时间的处理方式
- 7.3.4 影视时间中的心理时间
- 7.4 影视时空的处理
- 7.4.1 时空并置
- 7.4.2 时空倒置
- 7.4.3 时空循环
- 7.4.4 时空错乱
- 附录 全国计算机数字图形图像应用技术等级证书考试三级影视语言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