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初级会计学(配光盘)


作者:
金树颖 编著
定价:
26.20元
ISBN:
978-7-04-019538-5
版面字数:
286.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30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6-08-14
物料号:
1953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管理
二级分类:
工商管理
三级分类:
会计学

本书第1版、第2版和第3版分别于1983年、1991年、2000年出版。第3版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相应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全书分为4篇17章。基础篇包括绪论、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库完整性,共5章;设计与应用开发篇包括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编程,共3章;系统篇包括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共4章;新技术篇包括数据库技术新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XML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共5章。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数据库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第一篇 基础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 1.1.1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1.2 数据模型
        •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
        •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1.2.3 概念模型
        • 1.2.4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 1.2.5 层次模型
        • 1.2.6 网状模型
        • 1.2.7 关系模型
      •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1.5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 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 2.1.1 关系
        • 2.1.2 关系模式
        • 2.1.3 关系数据库
      • 2.2 关系操作
        • 2.2.1 基本的关系操作
        • 2.2.2 关系数据语言的分类
      • 2.3 关系的完整性
        • 2.3.1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 2.3.2 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
        • 2.3.3 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 2.3.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
      • 2.4 关系代数
        •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 2.4.2 专门的关系运算
      • 2.5 关系演算
        • 2.5.1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ALPHA
        • *2.5.2 元组关系演算
        • 2.5.3 域关系演算语言QBE
      • 2.6 小结
      • 习题
      • 实验1 认识DBMS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 3.1 SQL概述
        • 3.1.1 SQL的产生与发展
        • 3.1.2 SQL的特点
        • 3.1.3 SQL的基本概念
      • 3.2 学生-课程数据库
      • 3.3 数据定义
        • 3.3.1 模式的定义与删除
        • 3.3.2 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 3.3.3 索引的建立与删除
      • 3.4 数据查询
        • 3.4.1 单表查询
        • 3.4.2 连接查询
        • 3.4.3 嵌套查询
        • 3.4.4 集合查询
        • 3.4.5 SELECT语句的一般格式
      • 3.5 数据更新
        • 3.5.1 插入数据
        • 3.5.2 修改数据
        • 3.5.3 删除数据
      • 3.6 视图
        • 3.6.1 定义视图
        • 3.6.2 查询视图
        • 3.6.3 更新视图
        • 3.6.4 视图的作用
      • 3.7 小结
      • 习题
      • 实验2 交互式SQL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数据库安全性
      • 4.1 计算机安全性概述
        • 4.1.1 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
        • 4.1.2 安全标准简介
      • 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 4.2.1 用户标识与鉴别(Identification & Authentication)
        • 4.2.2 存取控制
        • 4.2.3 自主存取控制(DAC)方法
        • 4.2.4 授权(Authorization)与回收
        • 4.2.5 数据库角色
        • 4.2.6 强制存取控制(MAC)方法
      • 4.3 视图机制
  • 第二篇 设计与应用开发篇
    •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规范化
        • 6.2.1 函数依赖
        • 6.2.2 码
        • 6.2.3 范式
        • 6.2.4 2NF
        • 6.2.5 3NF
        • 6.2.6 BCNF
        • 6.2.7 多值依赖
        • 6.2.8 4NF
        • 6.2.9 规范化小结
      •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 *6.4 模式的分解
        • 6.4.1 模式分解的3个定义
        • 6.4.2 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性
        • 6.4.3 模式分解的算法
      • 6.5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7.1.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 7.1.2 数据库设计方法
        • 7.1.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 7.1.4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
      • 7.2 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 7.2.2 需求分析的方法
        • 7.2.3 数据字典
      • 7.3 概念结构设计
        • 7.3.1 概念结构
        • 7.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 7.3.3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 7.3.4 视图的集成
      • 7.4 逻辑结构设计
        • 7.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
        •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7.5.1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 7.5.2 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
        • 7.5.3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 7.5.4 评价物理结构
      •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 7.6.1 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 7.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 7.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 7.7 小结
      • 习题
      • 课程大作业《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数据库编程
      • 8.1 嵌入式SQL
        • 8.1.1 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
        • 8.1.2 嵌入式SQL语句与主语言之间的通信
        • 8.1.3 不用游标的SQL语句
        • 8.1.4 使用游标的SQL语句
        • 8.1.5 动态SQL
        • 8.1.6 小结
      • 8.2 存储过程
        • 8.2.1 PL/SQL的块结构
        • 8.2.2 变量常量的定义
        • 8.2.3 控制结构
        • 8.2.4 存储过程
        • 8.2.5 小结
      • 8.3 ODBC编程
        • 8.3.1 数据库互连概述
        • 8.3.2 ODBC工作原理概述
        • 8.3.3 ODBC API基础
        • 8.3.4 ODBC的工作流程
        • 8.3.5 小结
      • 实验5 通过嵌入式SQL访问数据库
      • 实验6 使用PL/SQL编写存储过程访问数据库
      • 实验7 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
      • *实验8 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篇 系统篇
    • 第九章 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
      • 9.1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
        • 9.1.1 查询处理步骤
        • 9.1.2 实现查询操作的算法示例
      • 9.2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
        • 9.2.1 查询优化概述
        • 9.2.2 一个实例
      • 9.3 代数优化
        • 9.3.1 关系代数表达式等价变换规则
        • 9.3.2 查询树的启发式优化
      • 9.4 物理优化
        • 9.4.1 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存取路径选择优化
        • 9.4.2 基于代价的优化
      • 9.5 小结
      • 习题
      • 实验9 查询优化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 10.1 事务的基本概念
      • 10.2 数据库恢复概述
      • 10.3 故障的种类
      • 10.4 恢复的实现技术
        • 10.4.1 数据转储
        • 10.4.2 登记日志文件(Logging)
      • 10.5 恢复策略
        • 10.5.1 事务故障的恢复
        • 10.5.2 系统故障的恢复
        • 10.5.3 介质故障的恢复
      • 10.6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 10.7 数据库镜像
      • 10.8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并发控制
      • 11.1 并发控制概述
      • 11.2 封锁
      • 11.3 活锁和死锁
        • 11.3.1 活锁
        • 11.3.2 死锁
      • 11.4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 11.4.1 可串行化调度
        • 11.4.2 冲突可串行化调度
      • 11.5 两段锁协议
      • 11.6 封锁的粒度
        • 11.6.1 多粒度封锁
        • 11.6.2 意向锁
      • 11.7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
      • 12.1 DBMS的基本功能
      • 12.2 DBMS的进程结构和多线索机制
        • 12.2.1 N方案:DBMS与应用程序相融合的方案
        • 12.2.2 2N方案:一个DBMS进程对应一个用户进程
        • 12.2.3 N十I方案:一个DBMS进程对应所有用户进程
        • 12.2.4 N十M方案:M个DBMS进程对应N个用户进程
        • 12.2.5 多线索(Multi_Threaded)DBMS的概念
      • 12.3 DBMS系统结构
        • 12.3.1 DBMS的层次结构
        • 12.3.2 RDBMS的运行过程示例
      • 12.4 语言处理
        • 12.4.1 语言处理层的任务和工作步骤
        • 12.4.2 解释方法
        • 12.4.3 预编译方法
      • 12.5 数据存取层
        • 12.5.1 数据存取层的系统结构
        • 12.5.2 数据存取层的功能子系统
      • 12.6 缓冲区管理
      • 12.7 数据库物理组织
      • 12.8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篇 新技木篇
    • 第+三章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 13.1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 13.2 数据库发展的3个阶段
        • 13.2.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 13.2.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 13.2.3 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 13.3 数据库系统发展的特点
        • 13.3.1 数据模型的发展
        • 13.3.2 数据库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
        • 13.3.3 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
      • 13.4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 13.5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14.1 概述
        • 14.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14.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14.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14.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 14.2.2 数据分片
        • 14.2.3 分布透明性
        • 14.2.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 14.3 查询处理和优化
        • 14.3.1 一个实例
        • 14.3.2 查询处理和优化要解决的问题
        • 14.3.3 查询优化的目标
        • 14.3.4 连接查询的优化
      • 14.4 分布事务管理
        • 14.4.1 分布事务的恢复
        • 14.4.2 并发控制
      • 14.5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 15.1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15.1.1 OO模型的核心概念
        • 15.1.2 类层次(结构)
        • 15.1.3 继承
        • 15.1.4 对象的嵌套
      • 15.2 对象一关系数据库
        • 15.2.1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扩展的关系数据类型
        • 15.2.2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扩展的对象类型及其定义
        • 15.2.3 参照类型(Reference Type)
        • 15.2.4 继承性
        • 15.2.5 子表和超表
      • 15.3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XML数据库
      • 16.1 概述
      • 16.2 XML简介
      • 16.3 XML数据模型
        • 16.3.1 XML DTD
        • 16.3.2 XML Schema
      • 16.4 SQL/XML
        • 16.4.1 XML数据类型
        • 16.4.2 XML发布函数
        • 16.4.3 XML提取函数
      • 16.5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 17.1 数据仓库技术
      • 17.2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 17.3 数据挖掘技术
      • 17.4 小结
      • 习题
      • 本章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