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字化资源

婚姻家庭法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以我国修正后的《婚姻法》以及《婚姻登记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最新司法解释为依据而撰写,充分体现“新法律”“新教材”的特色,既注重法律原理、立法精神和法律规则的阐释,又指明了法律实施的途径。结构上不拘泥于现行法律的体系,分为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从宏观是阐述婚姻家庭法基本原理、原则和法律关系的特点,分论分别论述结婚法、夫妻关系法、离婚法、亲子关系与收养法、监护与扶养法、特殊婚姻家庭关系法与婚姻家庭救助法,每一节均有“要点提示”和“复习题”,实用性较强的各节还附有“法律实务”。附录中收入了重要的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便于查阅。本书还附赠《婚姻家庭法习题集》光盘,供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进行阶段复习,自我测试以及参加教研、司法考试之用。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教科书,也可供研究参考和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使用。



作者:
陶毅

定价:
31.00元

出版时间:
2006-04-06

ISBN:
978-7-04-018345-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法学

二级分类:
法学

三级分类:
法学

重点项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版面字数:
3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28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总论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
      • 第一节 婚姻家庭制度的发生与发展
        • 一、婚姻家庭制度概说
          • (一) 婚姻与家庭
          • (二) 婚姻家庭关系与婚姻家庭制度
        • 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
          • (一) 关于“前婚姻社会”
          • (二) 群婚制与对偶婚制
        • 三、一夫一妻制的产生
        • 四、国家形态下的婚姻家庭制度
          • (一) 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 (二) 近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
          • (三) 当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亲属关系
        • 一、亲属概述
          • (一) 亲属的概念
          • (二) 亲属的分类
          • (三) 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 二、亲系与亲等
          • (一) 亲系
          • (二) 亲等
        • 三、亲属关系的伦理、社会及法律价值
          • (一) 亲属关系的伦理价值
          • (二) 亲属关系的社会价值
          • (三) 亲属关系的法律价值
      •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与内容
          • (一) 婚姻家庭法与婚姻家庭法学
          • (二) 婚姻家庭法的内容
        • 二、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 (一) 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 (二) 近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家庭法
          • (一) 婚姻家庭专门法律的制定与发展
          • (二) 婚姻家庭法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三) 我国婚姻家庭法律渊源
    •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和法律原则
      •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
        • 一、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构成和特点
          • (一)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构成
          • (二)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特点
        • 二、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主体
          • (一) 婚姻关系主体
          • (二) 家庭关系主体
      •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 一、婚姻家庭法律原则概说
        • 二、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 (一) 基本原则
          • (二) 特别原则
          • (三) 辅助性规范
  • 分论
    • 第三章 结婚法
      • 第一节 结婚法概述
        • 一、结婚与结婚法
          • (一) 结婚
          • (二) 结婚法
        • 二、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 古代结婚制度
          • (二) 近、现代社会结婚制度
      • 第二节 结婚实质要件
        •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 (一)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 (二) 达到法定婚龄
          • (三) 符合一夫一妻制
        •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
          • (一) 禁止结婚的亲属
          • (二) 禁止结婚的疾病
      • 第三节 结婚形式要件
        • 一、婚约
          • (一) 婚约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 (二) 婚约在我国的地位
        • 二、正式结婚程序
          • (一) 概述
          • (二) 我国的结婚登记制度
        • 三、事实婚
          • (一) 事实婚的概念
          • (二) 事实婚的外国立法例
          • (三) 我国法律对事实婚姻的态度
      • 第四节 婚姻的无效与撤销
        • 一、婚姻的无效
          • (一) 婚姻无效概述
          • (二) 婚姻无效的原因
          • (三) 婚姻无效的宣告
        • 二、婚姻的撤销
          • (一) 概述
          • (二) 撤销原因
          • (三) 撤销程序
        • 三、婚姻被宣告无效或撤销的法律后果
          • (一) 宣告溯及既往
          • (二) 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三) 父母子女关系
    • 第四章 夫妻关系法
      • 第一节 夫妻关系法概说
        • 一、夫妻关系与夫妻关系法
          • (一) 夫妻关系及其法律意义
          • (二) 夫妻关系法
        • 二、夫妻关系法的发展历程
          • (一) “夫妻一体”的古代夫妻法律关系
          • (二) “夫妻别体主义”与近代夫妻法律关系
        • 三、我国社会主义夫妻关系的法律原则
      • 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
        • 一、夫妻的姓名权
          • (一) 姓名的意义及夫妻姓名权的立法沿革
          • (二) 我国的夫妻姓名权立法
        • 二、夫妻的人身自由权
          • (一) 夫妻人身自由权立法的历史变迁
          • (二) 我国法律中的夫妻人身自由权
        • 三、同居及忠实义务
          • (一) 同居义务的一般含义
          • (二) 忠实义务立法的沿革
          • (三) 我国关于夫妻同居与忠实的立法
        • 四、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 (一) 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性质与特点
          • (二) 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内容和要求
      •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
        • 一、夫妻的财产所有权
          • (一) 夫妻财产制概说
          • (二) 我国夫妻财产制立法沿革
          • (三) 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
        • 二、夫妻的债务
          • (一) 法定财产制下的夫妻债务
          • (二) 约定财产制下的夫妻债务
        • 三、夫妻遗产继承权
          • (一) 夫妻遗产继承权的历史发展
          • (二) 我国的夫妻遗产继承权
        • 四、夫妻相互扶养义务
    • 第五章 离婚法
      • 第一节 离婚法概说
        • 一、婚姻的终止与离婚
          • (一) 夫妻一方死亡引起婚姻关系终止
          • (二) 离婚引起婚姻关系终止
        • 二、离婚制度的沿革
          • (一) 历史上的几种离婚制度
          • (二) 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三、离婚的分类
          • (一) 单意离婚与合意离婚
          • (二) 诉讼离婚与非讼离婚
          • (三) 协议离婚与裁判离婚
      • 第二节 协议离婚
        • 一、协议离婚的概念和法律评
          • (一) 协议离婚概述
          • (二) 离婚合意
          • (三) 协议离婚的法律评价
        • 二、离婚协议的形成
          • (一) 自愿协商
          • (二) 第三方介入
        • 三、协议离婚条件
          • (一) 行政登记离婚条件
          • (二) 诉讼调解离婚条件
        • 四、行政登记离婚的程序
          • (一) 行政登记离婚的管辖
          • (二) 申请与受理
          • (三) 审查与撤回
          • (四) 登记与发证
          • (五) 当事人复婚的处理
      • 第三节 裁判离婚
        • 一、裁判离婚及其基本原则
          • (一) 裁判离婚的概念
          • (二) 裁判离婚的立法原则
        • 二、我国裁判离婚的法定条件
          • (一) 概括性条款: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 (二) 列举性条款:一方有严重过错及其他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事由
          • (三) 补充性条款:一方被宣告失踪
        • 三、我国裁判离婚的程序
          • (一) 起诉
          • (二) 审判
      • 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
        • 一、人身关系
          • (一) 配偶身份关系
          • (二) 父母子女关系
          • (三) 姻亲关系
        • 二、财产关系
          • (一)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 (二) 债务的清偿
          • (三) 经济补偿
          • (四) 生活帮助
          • (五) 离异父母与子女的财产关系
    • 第六章 亲子关系与收养法
      • 第一节 亲子关系法
        • 一、亲子关系概说
          • (一) 亲子关系的概念
          • (二) 亲子关系的性质和种类
        • 二、亲子关系的发生与变更
          • (一) 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
          • (二) 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
          • (三) 养父母子女关系
          • (四) 继父母子女关系
        • 三、亲权
          • (一) 亲权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 (二) 亲权的基本内容
          • (三) 亲权的行使、丧失和消灭
        • 四、我国法律规定的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 (一)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
          • (二)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育
          • (三)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
          • (四) 父母子女之间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 第二节 收养法
        • 一、收养制度概述
          • (一) 收养的概念和特征
          • (二) 收养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 (一) 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抚养、成长
          • (二) 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
          • (三) 平等自愿
          • (四) 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
          • (一) 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
          • (二) 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要件
        • 四、收养的效力
          • (一) 收养的拟制效力
          • (二) 收养的解消效力
        • 五、收养关系的无效与解除
          • (一) 无效收养
          • (二) 收养关系的解除
    • 第七章 监护与扶养法
      • 第一节 监护法
        • 一、监护
          • (一) 监护概述
          • (二) 监护法律关系
          • (三) 监护的性质和监护制度的发展
        • 二、监护的设立
          • (一) 外国法律关于监护设立的一般情况
          • (二) 我国监护的设立
        • 三、监护的内容
          • (一) 外国法律关于监护内容的一般规定
          • (二) 我国法律关于监护内容的规定
        • 四、监护的变更和终止
          • (一) 监护的变更
          • (二) 监护的终止
      • 第二节 扶养法
        • 一、扶养法概说
          • (一) 扶养的概念
          • (二) 扶养的特征
          • (三) 扶养的范围
          • (四) 扶养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现行扶养制度
          • (一) 扶养关系的发生
          • (二) 扶养义务人及其顺序
          • (三) 扶养关系的变更
          • (四) 扶养关系的终止
    • 第八章 特殊婚姻家庭关系与婚姻家庭救助法
      • 第一节 特殊婚姻家庭关系法
        • 一、民族自治地方对《婚姻法》的变通规定
          • (一)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婚姻法》变通规定的原则
          • (二) 制定变通规定的机关和程序
          • (三)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规定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 二、涉外婚姻家庭关系及法律适用
          • (一) 概说
          • (二) 涉外婚姻
          • (三) 涉外扶养与监护
          • (四) 涉外收养
        • 三、涉及华侨和港澳台居民婚姻家庭关系及法律适用
          • (一) 涉及华侨的婚姻与收养
          • (二) 涉及港澳台居民的婚姻与收养
      • 第二节 婚姻家庭救助法
        • 一、概述
        • 二、婚姻家庭社会救助
          • (一) 社会救助的主体
          • (二) 社会救助的内容
        • 三、婚姻家庭行政救助
          • (一) 行政救助的主体
          • (二) 行政救助的内容
        • 四、婚姻家庭司法救助
          • (一) 民事救助
          • (二) 刑事救助
    • 附录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婚姻登记条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如无法打开或下载资源,请在电脑端(xuanshu.hep.com.cn)进行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