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微生物学(第2版)


作者:
邓子新 陈峰
定价:
49.00元
ISBN:
978-7-04-055316-1
版面字数:
690.000千字
开本:
特殊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4-0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微生物学》第2版沿袭第1版的编写特色及编写体系,结合微生物学科发展的新成就与新进展,对全书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牵头,国内9所高校从事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共同编写而成,把握微生物学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脉络,从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入手,再论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重组技术,并对微生物生态学、宏基因组学与微生物演化进行了阐述,反映了现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物技术发展的主流。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绪论、原核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微生物代谢、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微生物系统发育与分类、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传染与免疫、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农业、工业微生物与发酵。

本书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出版形式,纸质教材内容精炼,各章均设置了知识导图、开放讨论题、推荐阅读等辅学内容;数字课程资源包括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视野、技术应用、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参考文献等内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1 绪论
    • 1.1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 1.1.1 什么是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 1.1.2 微生物的特点
      • 1.1.3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 1.2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 1.2.1 微生物的发现
      • 1.2.2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奠基
      • 1.2.3 科赫与微生物学奠基
      • 1.2.4 20世纪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 1.3 微生物学的未来
      • 1.3.1 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组学研究
      • 1.3.2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大规模应用
      • 1.3.3 利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
      • 1.3.4 新型传染病的防治
    • 1.4 如何学习微生物学
      • 1.4.1 微生物学的学习目标
      • 1.4.2 学习微生物学的方法与建议
  • 2 原核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 2.1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概述
      • 2.1.1 原核生物的外部形态
      • 2.1.2 原核细胞的结构
    • 2.2 细胞膜
      • 2.2.1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
      • 2.2.2 古菌细胞膜的结构
      • 2.2.3 细胞膜的功能
    • 2.3 细胞壁
      • 2.3.1 细菌的细胞壁
      • 2.3.2 缺壁细菌
      • 2.3.3 古菌的细胞壁
    • 2.4 拟核与质粒
      • 2.4.1 拟核
      • 2.4.2 质粒
    • 2.5 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
      • 2.5.1 细菌鞭毛与菌体运动
      • 2.5.2 菌毛与性毛
      • 2.5.3 糖被结构
      • 2.5.4 菌鞘
      • 2.5.5 菌柄
    • 2.6 细胞质与内含物结构
      • 2.6.1 70S核糖体
      • 2.6.2 内生芽孢
      • 2.6.3 颗粒状内含物
      • 2.6.4 气泡
  • 3 真核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 3.1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3.1.1 细胞壁
      • 3.1.2 细胞膜
      • 3.1.3 细胞核
      • 3.1.4 细胞质和细胞器
      • 3.1.5 细胞表面附属物
    • 3.2 真核微生物的分化
      • 3.2.1 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 3.2.2 其他真核微生物的分化
    • 3.3 真核微生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子演化
      • 3.3.1 真核微生物的起源
      • 3.3.2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 3.3.3 真核微生物的分子演化
  • 4 病毒
    • 4.1 病毒的形态及分类
      • 4.1.1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 4.1.2 病毒的化学组成
      • 4.1.3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 4.2 病毒的增殖
      • 4.2.1 病毒增殖的一般特征
      • 4.2.2 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 4.2.3 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4.2.4 病毒的装配和释放
    • 4.3 病毒的培养与检测
      • 4.3.1 病毒的培养
      • 4.3.2 病毒的纯化
      • 4.3.3 病毒的检测
    • 4.4 病毒的主要类群
      • 4.4.1 噬菌体
      • 4.4.2 动物病毒
      • 4.4.3 植物病毒
      • 4.4.4 昆虫病毒
    • 4.5 亚病毒因子
      • 4.5.1 卫星病毒
      • 4.5.2 类病毒
      • 4.5.3 朊病毒
  • 5 微生物的营养
    • 5.1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 5.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 5.1.2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 5.1.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 5.2 微生物的物质运输
      • 5.2.1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5.2.2 微生物的产物分泌
    • 5.3 培养基
      • 5.3.1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 5.3.2 培养基的类型
  • 6 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
    • 6.1 微生物的个体生长
      • 6.1.1 细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 6.1.2 同步生长与同步培养技术
      • 6.1.3 丝状真菌个体生长
    • 6.2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 6.2.1 微生物生长曲线
      • 6.2.2 连续培养与连续发酵
    • 6.3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 6.3.1 微生物计数
      • 6.3.2 微生物细胞质量测定
      • 6.3.3 微生物生理指标测定
    • 6.4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6.4.1 温度
      • 6.4.2 pH
      • 6.4.3 氧气
    • 6.5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 6.5.1 无菌操作技术
      • 6.5.2 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 6.5.3 微生物的培养
    • 6.6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 6.6.1 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方法
      • 6.6.2 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方法
  • 7 微生物的代谢
    • 7.1 代谢的热力学
      • 7.1.1 生化反应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 7.1.2 生化反应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7.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 7.2.1 能量代谢概论
      • 7.2.2 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7.2.3 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7.2.4 光合微生物的能量产生
    • 7.3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
      • 7.3.1 物质代谢概论
      • 7.3.2 合成代谢
      • 7.3.3 分解代谢
      • 7.3.4 初级代谢
      • 7.3.5 次级代谢
    • 7.4 微生物代谢的调控
      • 7.4.1 微生物调节代谢流的两种主要方式
      • 7.4.2 代谢调控原理在发酵工业的应用
  • 8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 8.1.1 DNA
      • 8.1.2 RNA
    • 8.2 微生物基因组
      • 8.2.1 大肠杆菌基因组
      • 8.2.2 酿酒酵母基因组
      • 8.2.3 链霉菌基因组
      • 8.2.4 丝状真菌基因组
      • 8.2.5 基因组测序
    • 8.3 质粒和转座因子
      • 8.3.1 质粒的结构
      • 8.3.2 质粒的主要类型
      • 8.3.3 质粒的特性
      • 8.3.4 转座因子的分子结构和类型
    • 8.4 微生物的突变
      • 8.4.1 突变与突变型
      • 8.4.2 突变的分子基础
      • 8.4.3 DNA损伤的修复
    • 8.5 细菌的基因转移
      • 8.5.1 细菌的接合作用
      • 8.5.2 细菌的转化
      • 8.5.3 细菌的转导
    • 8.6 真菌的基因重组
      • 8.6.1 有性生殖
      • 8.6.2 准性生殖
    • 8.7 微生物的育种与保藏
      • 8.7.1 诱变育种
      • 8.7.2 基因重组育种
      • 8.7.3 代谢工程育种
      • 8.7.4 合成生物技术育种
      • 8.7.5 菌种的保藏
  • 9 微生物的系统发育与分类
    • 9.1 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学
      • 9.1.1 微生物与生命起源
      • 9.1.2 系统发育分析
      • 9.1.3 细胞生物的三域学说
    • 9.2 微生物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 9.2.1 分类等级
      • 9.2.2 分类系统
      • 9.2.3 分类指标
    • 9.3 微生物分类鉴定
      • 9.3.1 微生物的命名法则
      • 9.3.2 微生物的系统发育鉴定方法
      • 9.3.3 微生物的自动鉴定系统
      • 9.3.4 微生物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 9.4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9.4.1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简介
      • 9.4.2 古菌系统发育概观
      • 9.4.3 细菌系统发育概观
  • 10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微生物
    • 10.1 微生物生态学基础
      • 10.1.1 微生物生态系统
      • 10.1.2 微生物与微环境
      • 10.1.3 微生物聚集体
    • 10.2 环境中的微生物
      • 10.2.1 陆地环境中的微生物
      • 10.2.2 水环境中的微生物
      • 10.2.3 空气中的微生物
      • 10.2.4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 10.2.5 生物环境与微生物
    • 10.3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0.3.1 碳循环
      • 10.3.2 氮循环
      • 10.3.3 磷循环
      • 10.3.4 硫循环
      • 10.3.5 铁循环
    • 10.4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 10.4.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 10.4.2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 10.4.3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 11 病原微生物
    • 11.1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落与病原微生物
      • 11.1.1 皮肤微生物群落
      • 11.1.2 口腔微生物群落
      • 11.1.3 胃肠道微生物群落
      • 11.1.4 人体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群落
    • 11.2 植物病害
      • 11.2.1 真菌性植物病害
      • 11.2.2 细菌性植物病害
      • 11.2.3 病毒性植物病害
    • 11.3 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和致病性
      • 11.3.1 毒力测定
      • 11.3.2 致病菌入侵方式——黏附
      • 11.3.3 定植和感染
      • 11.3.4 侵染
      • 11.3.5 外毒素
      • 11.3.6 内毒素
    • 11.4 感染中的宿主因素
      • 11.4.1 感染宿主的风险因素
      • 11.4.2 先天性对抗感染的抵抗力
  • 12 传染与免疫
    • 12.1 传染
      • 12.1.1 传染与传染病
      • 12.1.2 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
      • 12.1.3 传染的结局
    • 12.2 免疫系统
      • 12.2.1 免疫器官
      • 12.2.2 免疫细胞
      • 12.2.3 免疫分子
    • 12.3 非特异性免疫
      • 12.3.1 屏障结构及其作用
      • 12.3.2 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 12.3.3 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
      • 12.3.4 炎症反应
    • 12.4 特异性免疫
      • 12.4.1 抗原和抗体
      • 12.4.2 体液免疫
      • 12.4.3 细胞免疫
    • 12.5 免疫学技术及应用
      • 12.5.1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 12.5.2 传统的免疫学技术
      • 12.5.3 现代免疫学技术
      • 12.5.4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 13 微生物与食品
    • 13.1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腐败
      • 13.1.1 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
      • 13.1.2 各类食品中的腐败菌
      • 13.1.3 细菌性食物中毒
      • 13.1.4 真菌毒素中毒
      • 13.1.5 食源性病毒
    • 13.2 食品腐败控制与保存
      • 13.2.1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食品内外因素
      • 13.2.2 化学和生物控制法保存食品
      • 13.2.3 物理方法保存食品
      • 13.2.4 栅栏理论在食品防腐保鲜上的应用
    • 13.3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 13.3.1 常规检验方法
      • 13.3.2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13.3.3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
    • 13.4 微生物与食品工业
      • 13.4.1 发酵食品及生产工艺
      • 13.4.2 食用菌的分类与生产
      • 13.4.3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指示菌
  • 14 微生物与农业
    • 14.1 微生物肥料
      • 14.1.1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 14.1.2 根瘤菌肥料
      • 14.1.3 固氮菌肥料
      • 14.1.4 解磷细菌肥料
      • 14.1.5 菌根菌肥料
    • 14.2 微生物农药
      • 14.2.1 微生物杀虫剂
      • 14.2.2 微生物杀菌剂
      • 14.2.3 微生物除草剂
    • 14.3 微生物饲料
      • 14.3.1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 14.3.2 青贮饲料
      • 14.3.3 发酵饲料
  • 15 工业微生物与发酵
    • 15.1 微生物发酵生产概况及特点
      • 15.1.1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历史
      • 15.1.2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概况
      • 15.1.3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特点
    • 15.2 微生物发酵
      • 15.2.1 微生物发酵形式和反应器类型
      • 15.2.2 微生物发酵的放大过程
      • 15.2.3 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
      • 15.2.4 发酵工艺和控制
    • 15.3 工业微生物的主要应用
      • 15.3.1 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
      • 15.3.2 微生物发酵生产酶制剂
      • 15.3.3 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
      • 15.3.4 微生物能量代谢产物
      • 15.3.5 微生物与生物炼制
      • 15.3.6 微生物与生物能源
  • 附录Ⅰ 名词索引
  • 附录Ⅱ 微生物学名索引
  • 附录Ⅲ 微生物中文名索引

微生物学(第2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全面展现课程知识体系并反映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数字课程包括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前沿、应用案例、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等内容。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思维与探索空间。

相关图书